自古以來,人們講究什麼時機做什麼事,什麼季節種什麼果,植物也是一樣,什麼季節開什麼花,都有講究,花兒也和人一樣,在不同的節氣綻放自己,今天來盤點下二十四節氣所對應的花朵,一起來了解下吧!
春天
立春:四季報春、辛夷
雨水:杏花、紫恭弘=叶 恭弘李
驚蟄:桃花、棠梨
春分:含笑、垂絲海棠
清明:桐花
穀雨:牡丹、酴糜
夏天
立夏:月季、虎耳草
小滿:小薊、珍珠梅
芒種:石榴花、梔子花
夏至: 冠花貝母、紫花泡桐
小暑:松果菊、荷花
大暑:玉恭弘=叶 恭弘金花、槐花
秋天
立秋:八月菊、秋海棠
處暑:紫茉莉、茉莉
白露:蔥蘭、金桂
秋分:慈姑
寒露:菊花、海紅豆
霜降:千日紅、石竹
冬天
立冬:雪松、冬櫻花
小雪:象牙紅、野山茶
大雪:長壽花、瓜恭弘=叶 恭弘菊
冬至:臘梅、枸骨
小寒:報歲蘭、款冬花
大寒:瑞香、山礬
擴展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着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它在上古時代(或遠古)已訂立。古籍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斗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密切關係。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季節的標準,稱為斗建,亦稱月建。干支紀元法,正月建寅,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
干支歷將一歲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上古時代以北鬥鬥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二十四節氣”,斗柄旋轉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