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一月一日為何叫元旦 節日相關詩句

  元旦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節日,並且是在每年的一月一日,而在元旦的時候人們也會有一些假期,那麼一月一日為何叫元旦呢?元旦節日相關詩句是什麼呢?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共同了解吧!

  一月一日為何叫元旦
  中國元旦最早指的是農(夏、陰)歷正月初一。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曆,亦即農曆或陰曆,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1月1日叫做“春節”,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不過當時並沒有正式公布和命名。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曆,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元旦相關詩句
  1、《守歲》
  唐·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2、《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堯觴,鏡里堪驚兩鬢霜。
  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不得先嘗。

  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5、《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6、《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