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怎麼理解二十四節氣

立春,雨水,驚蟄, 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記憶法: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和春分之間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驚蟄”。這兩個名字描寫了春季上半季的氣象或生物的特徵。要開始下雨了,藏在地下過冬的小生命聽見太陽的召喚要開始蘇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間插入的是“清明”和“穀雨”。從“清明時節雨紛紛”我們可以知道清明節氣時的氣候情況。從穀雨的字面可以知道這是莊稼需要雨水促長的季節。立夏與夏至之間插入“小滿”和“芒種”。小滿是小麥灌漿的時候,芒種是小麥收割和秋種的大忙季節。夏至與立秋之間插入“小暑”和“大暑”,這是最熱的一個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間插入“處暑”和“白露”,這是暑威強弩之末,和早晚開始見露珠的初秋季節了。秋分與立冬之間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見字自明了。立冬與冬至之間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與立春之間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氣象意義就更清楚,不必解釋了。總之一句話,八節之間插入的十六個節氣,是用來描述中國黃河流域的氣象和物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