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寶寶立夏不能看見自家的灶。要吃野米飯。要穿外婆買的老虎衣。寓意百蟲不侵。要吃菱。寓意叫起來靈的。還要撐體重,穿新鞋子,新襪子,新帽子。
七歲以下的小孩子穿上印有老虎圖案的“五毒衣”,同時還要掛上裝滿艾草、菖蒲等植物的香袋、穿上虎頭鞋。
由於在農曆五月份,而這時江南地區即將進入梅雨季節,天氣濕熱,蚊蟲出沒,人也容易長一些痱子、癤等,而小孩子抵抗力差,給他們穿戴這些衣服配飾,主要是希望孩子不受感染,寓意孩子身體健康。
防疰夏
立夏又稱“立夏節”,在溫州家家要吃筍和淮豆子(即蠶豆,因其種來自兩淮,故稱淮豆子)及青梅子。在樂清,家家老幼吃茶恭弘=叶 恭弘蛋、青梅、鮮筍、鮮蠶豆,認為可防“疰夏病”(每逢夏天人會清瘦、無力)。鄉村插秧完畢,農家殺雞宰鴨滋補身體,給耕牛喝馬蹄香香葯以健筋壯骨,為下一步“雙夏”勞動做準備。家家還做小麥餅或烏飯粉糍,祭祀祖先,貧富皆然。
五郎八保上吳山
立夏日,舊時各行業工友休假,多去吳山遊玩,有杭諺日:“五郎八保上吳山。”五郎,即舂米郎、剃頭郎、倒馬郎(出糞者)、皮匠郎、打箔郎。八保,即酒保、面保、茶保、飯保、地保、馬保、相相保(陰陽生)、奶保(以育嬰為業者)。這日還有十三匠上吳山。十三匠,即木匠、泥水匠、石匠、鐵匠、船匠、佛匠、雕花匠、搭彩匠、銀匠、銅匠、鋸匠、篾匠、窯匠。
買紅花
立夏時節,在浙南各地,每戶人家還要購紅花、新茶,備過年之用,有詩云:“立夏晴和四月天,與郎商酌歲支錢;紅花鹽菜俱難緩,更買新茶過一年。”因為那時新谷才種,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如不儲備柴米,到缺時則求購價昂。同時,蠶蛾破繭而出,抽出新絲,茶恭弘=叶 恭弘如不採藏,過此就變為老恭弘=叶 恭弘。紅花為婦女染衣之用,產於四月,也必須及時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