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為什麼立冬前十八天不宜動土詳細解析

選一個良辰吉日能夠讓大家的心靈得到一個慰藉。還可以讓人們對做這件事情可以取得好的結果,所以在開工動土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選個好日子,這樣有助於運勢的增長。那麼民間有句俗語叫四立前十八天不動土。這是為什麼?四立是哪四立?
   為什麼四立前十八天不動土
  一年四季五行流轉,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而土屬就是四立前十八天,這樣五行天數基本相同。而土行的作用就是,易經中的地勢坤,厚德載物。它隔絕其他四行,使得各行相安無事,而在這七十二天內動土,會導致各行混亂引發土煞。所以,四立前十八天為土王用事日。尤其天干為戊己的日子,煞氣最重。
   四立是哪四立
  立春: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氣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時至立春,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
  立夏:立夏是指夏季開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時間實際上並不一致。立夏以後,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積栽插的需水關鍵期,大雨來臨的早遲和雨量的多少,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此時如不下較大的雨,那些無水灌溉的農田就無法犁耙栽秧。
  立秋:“立秋之日涼風至”明確地把立秋與天涼聯繫起來。可見,立秋就是涼爽的秋季開始了。立秋後的盆地,時令雖仍屬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黃”一個金色“秋天”就要到來了。
  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人們常以凜冽北風,寒冷的霜雪,作為冬天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