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立冬講究吃什麼最好 立冬傳統美食有什麼

立冬講究吃什麼最好?立冬傳統美食有什麼?中國是最講究吃的國家,不僅有八大菜系,而且烹飪手法多種多樣,在外國眼裡我們是美食之國。我們在不同的節日里都有自己代表的美食,比如中秋的月餅,清明的青團,端午的粽子,然而在立冬我們又吃什麼呢?
   立冬講究吃什麼最好
  北方吃餃子暖胃又營養
  在北方總認為“舒服不過倒着,好吃不過餃子”,人們認為餃子是最好吃的,而且餃子也是北方的特色。為什麼立冬吃餃子?還有一段淵源呢,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每年的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而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所以在“交”子之時就要吃餃子把交子的含義放在裏面。因此,在北方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更多的人是習慣在家裡自己包餃子吃。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台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藮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立冬吃餃子餡料有講究。因為目前天氣總體乾冷,大部分朋友可以選用牛羊肉這類溫補驅寒的食材做餃子餡。如果您擔心補過頭,可以適當放些蘿蔔、芹菜或木耳等清淡去燥的食材來進行營養均衡。
  吃羊肉大補暖身
  在南方的很多城市,立冬要吃的是雞鴨魚肉,因為天氣逐漸的寒冷,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而肉類是富含蛋白質的,所以認為吃肉是最好的選擇。中醫認為,立冬進補適宜食用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雞肉、羊肉、蝦等。
  在我國台灣省立冬這一天,特別講究食補,大街上掛着的“羊肉爐”、“薑母鴨”的餐廳是特別的受歡迎,可謂是座無虛席。在台灣的一些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具體這些食品有多好吃,那隻能去台灣親自品嘗了。
  還有些城市講究的立冬要吃羊肉,羊肉屬於暖性食物,富含蛋白質,但是脂肪缺少,是人們補充能量最好的肉類,所以,在立冬這一天吃羊肉,可以驅寒氣,暖手腳,補血氣,可以一個冬天都可以手腳暖和,避免冬季凍傷手腳。
   立冬傳統美食有什麼
  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立冬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蘿蔔老鴨煲
  非常正統的冬季滋補湯,一般說來,蘿蔔在冬季的養生功效不亞於人蔘,老鴨和蘿蔔的搭配能將二者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此外,這款湯味道醇厚,香濃,適合一家人食用,就連挑食的孩子也會愛上它。這款湯也可以做成酸蘿蔔老鴨煲,會更加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