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立冬吃餃子
老北京人說:“立冬補冬,不補嘴空。”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有“北吃餃子南吃鴨”之說,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所謂“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但這是玩笑的說法,只在民間流行,按規矩,立冬這天應吃“倭瓜”餡的餃子。
2、天津吃倭瓜餃子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立冬到來,秋收冬藏,這一天犒賞全家,自然首選“好吃不過餃子”,加之古代人們認為瓜代表結實,西漢戴聖輯錄編纂的《禮記》中又有“食瓜亦祭先也”之說,因而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冬有吃倭瓜餡餃子的風俗。
在潮汕地區流傳着一句俗語,叫“立冬食蔗無病痛”。潮汕先人認為在立冬這一天吃了甘蔗,既可以保護牙齒,又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立冬日,用花生、蘑菇、板栗、蝦仁、紅蘿蔔等做成的香飯,深受潮汕民眾喜愛。營養價值豐富,口感濃郁香脆的板栗,是炒香飯的上等佐料,也是市場上的搶手貨。
4、南京:立冬吃生蔥
南京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別注意吃生蔥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濕寒,減少疾病的發生。按老人的講法,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郁滯不通的陽氣隨着汗液排,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