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2021年霜降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在2021年到來的時候,每一個節氣所產生的影響都是不同的,那麼霜降這一個節氣,應該從哪一些方面才能夠更好的了解到它的歷史由來呢?除此之外,在霜降節氣到來的時候,我們應該了解到哪一些方面的天氣變化和問題才是最適合的呢?

  2021年霜降節氣的由來

  在我國的每年到了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鬆但是這也是天氣變冷的象徵。

  霜降節氣的農諺

  霜降蘿蔔,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來。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

  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氣暖和有青草。

  霜降來臨溫度降,羅非魚種要捕光,溫泉溫室來越冬,明年魚種有保障。

  種完麥,忙完秋,快采藕。

  種完麥,忙完秋,割葦蒲,采雞頭(米)。

  霜降節氣的習俗

  1、賞楓

  每年霜降節氣之後楓遭霜侵後葉子火紅,色彩鮮艷,燦如錦繡。古人曾有“霜恭弘=叶 恭弘紅於二月花”的詩句。國內如蘇州的天平山、南京的棲霞山,都以楓恭弘=叶 恭弘美景着稱。夕陽西下,紅恭弘=叶 恭弘參差交錯,馳目遠眺,彷彿珊瑚火海,十分壯觀。

  2、牧羊

  我國牧羊的風氣,自古以來就十分盛行。內蒙古以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等省,無不廣為飼養。

  3、斗鵪鶉

  鵪鶉是生活在田地、沼澤中的小鳥,雄鳥足高,雌鳥足低,喜歡在田地間或蘆葦叢中活動,晚上成群飛出,白天則伏於草叢,在山東最為多見。鵪鶉性喜近人,特別好鬥,決鬥時抬腳張其,人們多喜蓄養這也是我國少數一些地區才有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