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血瘀體質的人在霜降適合吃什麼?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天氣漸冷,水汽凝結於地面,形成六角形霜花,故名。而在這樣氣溫溫差大的時節血瘀體質的人在霜降適合吃什麼?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血瘀體質的人在霜降適合吃什麼?

霜降節氣適宜:核桃仁、黑豆、花生、酒釀、糯米、牛肉、黑豆、黃豆、黑木耳、熟藕
霜降節氣是秋季向冬季的過渡,為了迎接寒冷冬季,此時宜進補。民間有“一年補透透,不如霜降補”的說法。血瘀之人霜降時節要進補,但是一定要注意清淡稀軟。可以多吃點性溫熱而又不偏燥的食物,如核桃仁、黑豆、花生、扁豆、酒釀、糯米、牛肉等。還有平淡家常的黃豆、黑木耳、熟藕、山藥、胡蘿蔔、大棗等,可以常常煲湯燉粥,還可加些當歸、生地黃等一同熬製藥膳,有滋陰補血之功效。霜降節氣是最適合吃螃蟹的時候,螃蟹可消散淤血,但一定要配上薑汁蘸食,血瘀質可適度享用。而經過霜覆蓋的蔬果如菠菜、葡萄、蘿蔔,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不要錯過。

霜降節氣少吃:咸、花生紅衣、柚子、梨、冷飲
淡食最補人,血瘀要注意進補時不能太咸,因鹹味能凝血滯氣,不利改善體質。吃花生最好不要吃花生紅衣,因花生紅衣能止血、促進凝血,有跌打損傷、或血脈瘀滯者吃得過多,會使血瘀難散。先把花生煮一下,剝掉紅衣即可。這段時間,天氣轉涼而室內取暖期未到,脾胃易受寒,應少吃寒涼之物,尤其是水果,如柚子、梨等不要一次吃太多。晚上要適當吃些熱食,否則體內熱量匱乏會引起四肢末端過涼。“十指連心”,手腳涼則難以入眠。《雲笈七簽》建議此節氣“勿多食雞,令人魂魄不安”,尤其是晚上夢多、睡眠質量不佳的人可以參考。

霜降節氣忌吃:新姜、小蒜、野雞肉、葵菜、霜下瓜

 

血瘀體質的人在霜降需要注意什麼?

1、注意膝部活血保暖
血瘀體質秋季的運動原則是:柔和、持久、少汗、舒適、溫暖。霜降時要注意膝關節的保健。首先應注意膝關節的保暖防寒,其次要進行合理的鍛煉,如打太極拳、散步、各種體操等,可增加膝部供血,活動量以身體舒服、微有汗出為度。運動后可以按揉膝蓋附近的穴位,尤其是“陽陵泉”,又名“筋會”,是治療筋病的首選穴位,對下肢冷麻等問題有改善。要避免快速下樓梯,負重長途徒步、各種需跳躍的運動,尤其半蹲姿勢,作膝關節前後左右搖晃動作,進行鍛煉。因半蹲時骸面壓力最大,搖晃則更會加重磨損,致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鍛煉的時間不宜過早,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心腦血管問題的人,避免早晚溫差大引起血管受涼收縮誘發疾病。

2、注意凍頭不凍腳,日出之後再起床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北方溫度可以達到O℃左右,南方氣溫也日漸走低。此時的秋凍要“凍頭不凍腳”,頭為諸陽之會,陽氣都蒸騰於上,“腦為髓之海”,是元神的寄居地,如果腦不清明了,精神就會被攪擾,而涼爽的溫度有利於保持清醒。而常說的“寒從腳起”,此時身體的下半部要注意保暖了,光腳、露腳踝、鞋底過薄、膝蓋受涼、低腰這些都是要避免的。防止日後患關節炎、老寒腿和腰痛和胃腸不適。深秋順應天地之“收”,不必太早起床,最好等到日出后30分鐘之內起來,但是不要太陽曬脊背了才起,那樣陽氣不得生髮,會有越睡越不清醒,越睡越累的感覺。

3、注意情緒:金主肅殺思振奮,秋雖寂寥勝春朝
秋天是萬物成熟,容受平定寧靜的季節。到了秋天草木凋零,感覺冷冷清清,陽氣在做回藏前的最後掙扎,陰氣漸漸充盈於天地之間。此時思維要趨於平靜,不要張揚,但讓精神平靜不等於低迷,可以趁秋高氣爽,多去戶外賞景。古詩云“霜恭弘=叶 恭弘紅於二月花”,此時經霜的紅恭弘=叶 恭弘分外嬌艷,漫山遍野,如火似錦,層林盡染,非常壯觀,約上家人或好友一起去欣賞吧。

4、注意喝茶:龍眼茶
龍眼肉5-10枚,將龍眼肉放入碗中,開水沖泡代茶飲服。能補氣血、益心脾、安神志。常飲此茶,對心脾氣血虧虛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頭暈眼花、神疲乏力、食慾不振有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