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在哪個季節
霜降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它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秋季的節氣有:立秋,處暑,白露,霜降。霜降一般出現在深秋,霜降之後,天氣會逐漸變得寒冷,會有初霜出現。一年之中,霜降只有一天。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顧名思義,秋之末,冬之初,初霜開始降臨,天氣漸冷,草木枯黃,黃河以北開始變得蕭瑟,黃河以南秋雨不絕。霜降的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
霜降的風俗
1、霜降吃柿子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2、霜降登高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可舒緩心情。
3、霜降賞菊
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在這時,我國很多地方,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4、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這裏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5、霜降拔蘿蔔
在山東地區,有句農諺是“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所以山東人霜降喜食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