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月份,天氣漸冷,人們都忙着過冬,此時也會迎來一個節日,為氣溫驟降的天氣送來溫暖。人們準備起供品,舉辦相關的傳統活動,氛圍就熱鬧起來了,尤其是小孩是最期待的,可以吃到很多美食。下面就來聊聊它具體代表什麼含義。
下元節是什麼節日
它的別稱也叫“下元”,通常在農曆的十月十五,比較好記。和著名的中元節不同,顯得比較低調一些。其來源於道教,傳說這一天“水官”大禹會降臨人間,屆時他會傾聽人間疾苦,把那些傷心的、難過的、困苦的、悲哀的情緒,依次分類,彙報天庭。人們會準備糍粑、蓮藕、芋包子等美食當供品,先祭祀祖先讓后和周圍的人一同享用。同時也是祈禱農業豐收的日子,大家希望舉行這樣的儀式,來年可以風調雨順。
有哪些寓意
這個節日通過焚燒紙錢、舉辦大型的祭祀活動,為祖先送去思念,希望他們能夠保佑家宅平安健康,是一種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風俗。下元節與上元節和中元節一起,構成了先民對人生感受、祈福、解困等完整的生命體驗,各種形式也是生命哲學的文化表達。大家通過一起參与盛會,看到莊重嚴肅的場面,將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是如何形成的
任何節日經過各個朝代的演變,都有一定的形成過程。比如下元節,最早可見於夏禹治水的傳說,後來據《典略》的資料显示,東漢時早期的道教,就吸收了傳統的原始民間信仰,奉天、地、水為“三官”,其中正月十五“上元”為天官生日,七月十五“中元”為地官生日,十月十五“下元”為水官生日。到了唐宋時期,下元日真正流行起來,民間會舉辦隆重的典禮,通過燃燒金銀包袱等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