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之一,而七夕也隨着不斷的發展形成了許多的文化,那麼七夕是情人節還是女兒節呢?七夕節為什麼要吃雞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
七夕是情人節還是女兒節:七夕既是情人節也是女兒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被稱為是情人節也是因為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的原因。
而七夕被稱為是女兒節是因為宋代以後的七夕節還有了“乞子”的風俗。明人《歲時紀事》記載:“七夕,俗以蠟作嬰兒,浮水中以為戲,為婦人生子之祥,謂之‘化生’。本出於西域,謂之‘摩睺羅’。”這一記載源自宋人七夕節俗。根據劉宗迪先生的研究,這些或用鏤金、珠翠、象牙、龍涎佛手香,或用蠟制的小人偶“摩睺羅”源自西亞宗教的七月節俗,經過波斯、粟特等國家傳入中原,在宋代時與中國的七夕節俗融合。
可見,以紀念牛郎、織女愛情悲劇為基礎的七夕時節,在唐宋時期融合了乞巧、乞美甚至乞子等內涵,由“夜半無人私語時”的拜禱變成了群體性的公眾節慶活動。而無論是乞巧、乞美還是乞子,實際上也都與舊時女子希望婚姻生活幸福美滿的願望有關。董乃斌先生指出:“‘乞巧’和渴望婚姻幸福,對於未婚少女和一切已婚婦女,實際上可以說就是一回事。”由此看來,宋代以後的七夕節已經成了女子們乞求神靈護佑的“女兒節”。
七夕為什麼要吃雞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七月七日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只有在七夕,才得以鵲橋相會;而當雄雞報曉時,他們就不得不分開了。古時人們因為同情牛郎織女,有流行在七夕宰雞的風俗,以祈禱有情人永不分離。因此,七夕節,吃雞成為很多地方的一種傳統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