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離開之後,氣溫通常會下降得很快,有時一天之間5至10℃的降幅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因此大家都很注意禦寒工作,不僅添加衣物,還要吃熱量高的食物進補。下面就給小夥伴們解釋一下立冬的來歷,看看古代人們是如何看待它的。
立冬是哪一天
是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要查看具體的日期,例如今年就對應農曆的十月初三,在星期天。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呈現不同的景象,它反映了季節的變化。古代還將立冬分為三侯:初候,水始凍;二候,地始凍;三侯,雉入大水為蜃。蜃,蚌屬。意思為該時節之後,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於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所以一般還不算太冷。真正嚴寒的階段需等到小雪和大雪過後的冬至,那時逐漸進入數九寒天。
有哪些由來
早在幾千年前,我國就有了關於節氣的說法,不過具體時間已不好考證,我們可以從古籍上窺探一二。例如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有記錄:“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其意思就是說冬天的伊始,農作物已全部收成並儲藏起來,不僅代表着冬天的來臨,也代表着作物的終結和動物的冬眠。它作為冬天的第一個時令,佔據着重要位置,告訴人們要停止農事生產,開始防寒保暖了。
有什麼花開
①山茶花:顏色諸多,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很受大家的喜愛。
②君子蘭: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主要在冬季開放,忌強光,為半陰性植物,喜涼爽,忌高溫,一般在室內或公園展出。
③梅花:有“歲寒三友”的美稱,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通常在低溫下綻放,此時很多植物凋零,梅花顯得更為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