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立春是什麼時刻?二十四節氣之立春的由來與寄義

雨水是什麼時候?二十四節氣之雨水的由來與含義

立春是什麼時刻?二十四節氣之立春的由來與寄義

導語: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立是最先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最先,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立春是什麼時刻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立”是“最先”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最先,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

你這麼機智 你妻子 還這麼愛你是真的么
立春是什麼時刻?二十四節氣之立春的由來與寄義

昔人將立春定為24個節氣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點時瞻仰星空,可見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東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昔人稱為艮(八卦之一)的偏向。

立春的“立”示意最先,“春”示意季節,故立春有春之節氣已最先之意。農諺有“春打六九頭”、“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語,從冬至最先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最先。

立春的由來

舊俗立春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春節”,中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要害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事物記原》紀錄:“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激勵農耕,生永生產。

如立春恰逢正月月朔,俗謂“歲朝春”,百年難遇,民間以為這一年的收穫一定好。有“百年難遇歲朝春”民諺。

立春的天氣差異

驚蟄是什麼時候?二十四節氣之驚蟄的由來與含義

時至立春,人們顯著地感受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速,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添,應該實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最先了。雖然立了春,然則華南大部門區域仍是很冷“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情景。這些天氣特點,在放置農業生產時都是應該思量到的。

人們常愛尋覓春的信息:那柳條上探出頭來的芽苞,“嫩於金色軟於絲”;那土壤中躍躍欲出的小草,守候“東風吹又生”;而為著爭取新豐收在野外中辛勤勞動的人們,正在用雙手締造真正的春天。 立春節氣也是受农民迎接的節氣,由於它給人們帶來了溫暖,帶來了希望。因此,有關立春的天氣諺語許多。如以晴天無雨為依據的有“立春晴,雨水勻”、“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為依據的有“立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還大雨”等;以雷電為依據的有“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立春一聲雷,一月不見天”等;以冷暖為依據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風力為依據的有“立春寒風雨水多”、“立春東風回暖早、立春西風回暖遲”等等。 

立春節氣要預防寒潮低溫順雨雪天氣對春運事情的影響,農村要抓緊對越冬作物的田間治理,中耕鬆土,追施返青肥,防凍保苗。

立春的習俗

“立春”這一天,中國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麵餅,稱為“咬春”。然則各地的差異習慣又有差其餘显示。最早的紀錄显示咬春吃春餅。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紀錄:“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最先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恭弘=叶 恭弘餅,實在是一種燙麵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央抹油,拼成薄餅,烙熟后可揭成兩張,用來卷菜吃。民俗專家示意,一個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種韌勁兒,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習慣。

相關專家示意,現今立春日迎春雖不如早年盛大,但立春這天寄託着人們的希望,以是各地仍會有一些特殊的方式來迎接立春,好比“打春”、“咬春”、掛風車、踏青等。

趙之珩先容說,打春的習慣,最早來自皇宮。傳說立春這一天,皇宮內外都要把它看成節日一樣平常,要格外盛大地慶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說。現在,一些農村仍有打春牛的習慣。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為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患疾病,今已成為娛樂。

立春這一天,中國民間還習慣吃蘿蔔、姜、蔥、麵餅,稱為“咬春”。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民間“咬春”的另一種食物是蘿蔔。由於蘿蔔味辣,取昔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

二十四節氣表
 春季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夏日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春分是什麼時候?二十四節氣之春分的由來與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