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廣東夏至習俗 食狗祛邪補身

芒種習俗多 養生要科學

廣東夏至習俗 食狗祛邪補身

導語:夏至這天,在陽江的一些鎮上的農貿市場,昔日的豬肉攤檔,大部門掛起了狗肉,只有小部門攤檔豬肉狗肉一起賣。當地市場治理職員稱,通常里這

夏至這天,在陽江的一些鎮上的農貿市場,昔日的豬肉攤檔,大部門掛起了狗肉,只有小部門攤檔豬肉狗肉一起賣。當地市場治理職員稱,通常里這個農貿市場能銷售四十頭以上的豬肉,現在天是夏至日,作為主要肉食的豬肉上攤只有十多頭,上午還沒看到牛肉上攤,緣故原由是當地群眾每年夏至吃狗肉已成相傳成習。“掛豬頭,賣狗肉”,成為夏至廣東陽江區域肉菜市場一道怪異的景物線。

陽江人對夏至吃狗何以云云熱衷?當地撒播着這樣一種說法,稱夏至這天吃狗肉能祛邪補身,抵禦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能抵制西風惡雨的入侵,少傷風,身體好。正是基於這一優越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怪異的民間飲食文化。

芒種節氣的食療方

唯一與民間傳統差其餘是,隨着人們生涯水平的不停提高,家家戶戶在夏至日殺狗的景緻今天已不復存在。然而,家家戶戶吃狗肉的習慣依然如故,區別只在於買吃的比殺吃的多。當地群眾說,通常里生意再欠好的狗肉店,夏至天也能賺個滿堂紅,狗肉的價錢也隨着大幅上漲。

廣東人素有喜吃狗肉之習,陽江區域尤甚。而據有關資料紀錄,夏至殺狗補身,相傳源於戰國時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炎熱,疫癘盛行。秦德公便按“狗為陽畜,能辟不祥”之說,下令臣民殺狗避邪,厥後形成夏至殺狗的習俗。“立夏日,吃補食”的民謠,也說明補食從立夏就最先了。

中醫建議芒種時節 多吃桑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