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淺談“秋凍”養生

秋季養生需知 四防四補

淺談“秋凍”養生

導語: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天天氣多變,早晚溫差懸殊。這時刻,不要急添厚衣,應有意識地從事一些相宜的耐寒磨鍊,從而提高機體對嚴寒的適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天天氣多變,早晚溫差懸殊。這時刻,不要急添厚衣,應有意識地從事一些相宜的耐寒磨鍊,從而提高機體對嚴寒的順應能力,削減疾病的發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秋凍”。不外,差其餘人群、人體的差異部位、差異時間,要區別看待,不能一味都凍。

老人、嬰幼兒“秋凍”要當心

深秋季節氣溫轉變大,溫差、風速、大氣壓都處於較大的顛簸狀態。這種千變萬化的天氣會使人的皮膚、皮下組織血管縮短,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嚴重時還會導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甚至還會導致血管破碎發生中風,引起偏癱,甚至危及生命。以是,通常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深秋季節不只不應該“凍”,相反還應該注重保暖,隨着天氣的轉變實時增添衣服,以免宿病複發影響身體康健。那些身體調治功效較差的年邁體衰者、正在生長發育的嬰幼兒及耐久病號均不宜“秋凍”,此外有支氣管病、哮喘病、冠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凍”。由於一旦着涼、傷風,就很容易宿病複發或使病情加重。

兒童“秋凍”最相宜

秋天是磨鍊孩子禦寒能力的最好時段,通過對外界氣溫突然轉變的逐漸順應,可提高機體的順應能力,使自身抗病能力不停增強,預防上呼吸道熏染、肺炎等種種疾病的發生。同時,增強“秋凍”磨鍊,還能提高肌肉和樞紐省動的能力,促進血液循環,對兒童生長發育有益。若是剛冷一點,就給孩子穿許多衣服,孩子活躍好動,極易因出汗而把褻服浸濕,待平靜下來時,風一吹,就易傷風傷風。然則家長也應該注重,不要為使孩子獲得禦寒磨鍊而着涼生病,應憑證孩子的歲數、體質和氣溫轉變天真掌握,使其逐漸順應。

四個部位凍不得

“秋凍”時,對身體差異部位要區別看待。有四個部位一定要注重保暖。

最強冷空氣來襲 教你冬季養生禦寒保暖竅門

腹部:上腹部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甚至疼痛,稀奇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注重;下腹部受涼對女性危險大,容易誘發痛經和月經不調等,經期婦女尤其要加以重視。

腳部: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流經的旅程最長,而腳部又搜集了全身的經脈,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全身若冷,機體抵制力就會下降,病邪就有可能渾水摸魚。

脖子:脖子受涼,向下易引起有肺部癥狀的傷風;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縮短,晦氣於腦部供血。

雙肩:肩樞紐及其周圍組織相對對照懦弱,容易因嚴寒而受損傷。

“秋凍”要選好時機

初秋,暑熱未消,還時不時地有幾場“秋老虎”惠臨,雖然氣溫最先下降,卻並不嚴寒,這時是最先“秋凍”的最佳時期,最適合耐寒磨鍊,以增強機體順應嚴寒天氣的能力;而在晝夜溫差轉變較大的晚秋則切勿受凍。晚秋常有強冷空氣侵襲,以致氣溫驟降,此時若一味強求“秋凍”,對康健無益,還會引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此時應隨時增減衣服,以防傷風。

此外,要融會“秋凍”的內在,不應只局限於少穿點衣服,也包羅諸如運動磨鍊等,差異歲數可選擇差其餘磨鍊項目。無論何種流動,都應注重切勿搞得大汗淋漓,當周身微熱、尚未出汗時即可住手,以保證陰精內斂,不使陽氣外耗。

秋季乾燥 調養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