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歌謠
大暑有什麼習俗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每一個節氣的習俗都差異,而大暑各個地方有什麼習俗呢?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也是農作物生長最快,各地旱、澇、風災最為頻仍,搶收搶種,抗旱排澇等農業流動較為繁重的時節。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大暑節氣的民俗主要體現在吃的方面,這一時節的民間飲食習俗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如粵東南區域就撒播着一句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仙人不會老。而我國的台灣區域則有在大暑吃鳳梨的習俗,由於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而且有敗火的作用。
與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們習慣在大暑時節吃熱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來“過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種傳統的進補方式,就是大暑吃童子雞。湘東南尚有在大暑吃薑的習慣,“冬吃蘿蔔夏吃薑,不需醫生開藥方”。
大暑有什麼習俗:廣東大暑吃“仙草”
廣東許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主要的葯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恭弘=叶 恭弘晒乾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燒仙草自己也可入葯。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仙人不會老。燒仙草是台灣着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服法。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區域盛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這款食物孕婦忌吃。
大暑有什麼習俗:浙江區域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區域,稀奇是台州很多多少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厚實多彩的民間文藝演出。
大暑送“大暑船”流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大暑船”完全根據舊時的三桅風帆縮小比例后製作,長8米、寬2米、重約1.5噸,船內載種種祭品。流動最先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終被運送至碼頭,舉行一系列祈福儀式。隨後,這艘“大暑船”被漁船拉出漁港,然後在大海上點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們五穀豐登,生涯安康。台州椒江人尚有大暑節氣吃薑汁調蛋的習慣,薑汁能去除體內濕氣,薑汁調蛋“補人”,也有暮年人喜歡吃雞粥,謂能補陽。
大暑有什麼習俗:福建莆田吃荔枝“過大暑”
大暑節氣里的關鍵詞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以是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於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於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蔘一樣高。
溫湯羊肉是莆田怪異的風味小吃和高級菜肴之一。把羊宰后,去毛卸臟,整隻放進滾湯的鍋里翻燙,撈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鍋內的滾湯注入,泡浸一準時間后取出上市。吃時,把羊肉切成片片,肉肥脆嫩,味鮮適口。
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說的是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到來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物。
大暑有什麼習俗:魯南區域“喝暑羊”
山東南部區域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棗莊吃伏羊的習慣,與當地的農事、天氣有關。棗莊是著名的麥產區。入伏之時,正是麥收竣事,新面上市。是一個短暫的農閑期。夏收初過,人已疲勞,該休息休息,享受享受。農村有什麼好吃的?也就是吃個新麥饃饃。狠狠心,殺只羊,不捨得自己吃,把嫁出去的閨女接回來,帶着外甥狗子,回外家,吃新麥饃饃,喝羊肉湯。你家閨女接回來了,我家也不能拉后,也蒸新面饃饃,也殺只羊,也把閨女接回來,吃伏羊。於是便成了一方民俗。
營養學家對此舉行過深入研究,以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水平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裏,一定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擠體內毒素,極有益康健。
大暑有什麼習俗:台灣大暑吃鳳梨
大暑時代,我國台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國民以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以是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祥瑞、生意興隆的象徵。
另外,大暑前後就是陰曆六月十五日,台灣也叫“半年節”,由於陰曆六月十五日是整年的一半,以是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嘗,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民俗專家示意,種種意見意義盎然的大暑習俗,體現了人們追求身體康健的美妙情緒,也給我國厚實多彩的民間習俗增添了一抹怪異的色彩。
大暑節氣最易引發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