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立秋的由來

立秋既是節氣又是節日 民間有“貼秋膘”“啃秋”習俗

立秋的由來

導語: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着秋天的最先。到了立秋,梧桐樹肯定最先落恭弘=叶 恭弘,因此才有“落一恭弘=叶 恭弘而知秋”的成語。“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立秋一樣平常預示着炎熱的炎天即將已往,秋天即未來臨。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另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昔人把立秋看成夏秋之交的主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農諺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事後,起風時人們會感受到涼爽,此時的風已差異於暑天中的熱風;接着,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發生;而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最先鳴叫。

據紀錄,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刻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恭弘=叶 恭弘子,以寓報秋之意。實在,按天氣學劃分季節的尺度,下半年日平均氣溫穩固降至22℃以下為秋季的最先,除長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外,我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區域。

立秋節氣里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