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24小時護膚保養方案
立夏養生注重夜卧早起養陽氣
《黃帝內經》稱:“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所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意思是說在炎天的三個月,是自然界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人們應該順應夏日的特點,晚睡早起,不要埋怨白晝太長,不要惱怒或激動,而要使自己的情緒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樣充沛興旺,而且讓身體適量出些汗以便體內的陽氣實時獲得宣洩。
夜卧早起
夏日的特點是日間時間長,夜間時間短,人體也應該順應自然界的紀律,晚上睡得晚一些,早晨起得早一些。夏日合理睡眠時間應該是:睡眠時間為22:00~23:00,起床時間為5:30~6:30。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
夏日晝寢的時間一樣平常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時間過短達不到午休的目的,而時間過長不只會讓人頭腦發昏,肢體無力,還會影響夜間的睡眠質量。
養陽驅邪
夏日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轉變而發生一定的顛簸,夏日陽氣興旺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所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日,一樣平常不宜舉行大量運動,運動之後應實時彌補水分和營養物質。
調息埋頭
夏屬火,與心響應,以是在赤日炎炎的夏日,要重視心神的調養。《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夏日要神清氣和,快樂歡快,胸懷寬闊,精神豐滿,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粘稠興趣,培育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
食酸補鹽
夏日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亦多。若心肌缺鹽,搏動就會失常。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為解渴消暑之佳品。夏日天氣炎熱,人的消化功效較弱,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健脾祛濕
立夏養生 養心更重要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瞌睡。尤其到了夏日三伏天,總讓人有種昏昏欲睡、食慾不振的感受,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響應,而脾最惡濕喜燥,以是長夏多患脾胃病,泛起食慾不振、腹瀉等癥狀。
要想祛濕,一個主要的中醫保健措施就是先要健脾。
專家先容,長夏時代濕氣對照重,脾又主濕,而脾濕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讓人體感受睏倦。以是,長夏時代對人體影響最大的就是脾胃消化功效較差。
健脾祛濕,建議早、晚進餐時可以多喝些粥,如山藥粥、薏米粥、蓮子粥等。再則,由於炎天有暑熱,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濕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加一點荷恭弘=叶 恭弘,這樣就增添了清熱祛暑、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了。
同時,還可以適當服用祛暑濕的中成藥,如霍香正氣水。
性味選果
夏日瓜果厚實,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重水果的性味,領會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
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
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冬病夏治
從小暑到立秋,人稱“伏夏”,即“三伏天”,是整年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對於一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痹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防治時機,稱為“冬病夏治”。其中,以暮年性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最為顯着。通過治療,有的可以緩解,有的可以根除。
立夏養生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