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嘗鮮多養心
立夏養生先養胃
5月6日已經立夏,春夏之交,立夏若何養生?醫學專家提醒,立夏之時,切勿“熱”昏了頭而大吃西瓜和冷飲,要注重養好腸胃,平時要早睡早起,養成晝寢的好習慣。
夏日暑熱濕氣重,易沒有胃口
中醫《黃帝內經》以為,自然界夏日陽氣最旺,人體的陽氣在炎天到達最高值。此時,人體陽氣興旺,經絡氣血流通,是溫煦體內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楊小紅教授稱,夏日暑熱濕氣重,日照時間延伸,人們的睡眠時間和飲食量逐漸削減,再加上出汗增多,人體電解質代謝泛起雜亂,易泛起疲勞疲倦、沒有胃口、注重力不集中、中暑等癥狀。“立夏前後要尤其注重,這段時間冷暖空氣交匯頻仍,細菌生長稀奇快,濕氣困阻導致脾胃功效弱。”因此,立夏前後,應注重養好腸胃。
夏日若何養腸胃?
腸胃欠好的少吃寒涼瓜果
楊小紅示意,夏日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每餐不宜吃太飽,以免增添胃腸道肩負,晦氣於消化。炎天是瓜果類水果蔬菜豐收的季節,多吃當季瓜果雖然好,但要注重營養搭配和適量原則,腸胃欠好的人要只管少吃寒涼類瓜果。“有些女生把黃瓜、西瓜等果蔬取代主食減肥,主次顛倒,容易傷及脾胃,引發腸胃疾病。”
多喝白開水是硬原理
由於出汗較多,有些人喜歡吃雪糕、喝飲料解渴消暑。楊主任告訴記者飲料中含有色素和香精,雪糕過冷也容易刺激腸胃,因此除了運動飲料外,不建議人們吃雪糕、喝飲料取代水。平時要多喝白開水促進新陳代謝,多汗者可適量喝淡鹽水,尤其是高溫作業時要注重補水補鹽;還可在做菜時多放點鹽、吃偏鹹的食物。
春夏交替 立夏防病治病應如何做
酸梅湯和粥都是不錯的選擇
為了順應散熱,人體的血液循環會重新漫衍,流向皮膚的血液增多,內臟尤其是胃腸道的血流削減,導致消化液排泄削減,胃酸降低,食慾下降。因此多吃山楂、烏梅、木瓜等健脾胃的酸性食物可以使皮膚腠理適當縮短,保證胃腸功效正常。喝酸梅湯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此外,粥也是便於消化的夏日食物,除了通例的魚片粥、雞粥外,人們還可選擇薏米、淮山、芡實等健脾、祛濕的葯膳粥,但糖尿病患者和胃下垂的人不宜喝粥,以免加重病情。
喝祛濕湯有利於腸胃功效
立夏前後,濕氣困阻導致脾胃功效弱,喝祛濕湯有利於養生,食譜如下:
將冬瓜500克,薏米100克,鴨半隻,蜜棗兩個煲冬瓜薏米老鴨湯,適合體質好的人喝。
將淮山、芡實、茯苓、白芷各30-50克與豬骨500克或雞半隻煲湯,西洋參30克與半隻烏雞燉湯,均適合腸胃欠好、體質偏弱的人喝。
●鏈接
夏日晝寢很主要
由於日照時間長,許多人炎天習慣早起晚睡,睡眠不足導致日間注重力不集中、事情犯困。楊主任指出,除了足夠的睡眠與紀律的作息外,炎天晝寢也格外主要。“炎天中午紫外線強,暴晒對腦部和神經系統都欠好,中午呆在室內睡一覺,既可以補足精神,又不被太陽曬,何樂而不為。”除此之外,她還建議人們天天早上或晚上保持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的緩慢運動,好比散步、慢跑、打拳、游泳、爬山等。
立夏飲食如何增酸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