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養生法 白露養生不能“飢餐渴飲”
24節氣養生法 白露節氣時養生肺為首
現在是秋季里的白露節氣的歲時代,24節氣養生法在在白露的秋季我們首先要養護的就是肺,那要怎麼樣肺呢!,小編給你先容下。
秋季天氣多變,乍涼乍熱,晝夜溫差大。中醫以為,“秋氣通於肺”,“肺乃氣之海”,“氣乃人之根”。這一理論提醒人們,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順應時令的變遷,注重調養肺氣,阻止發生呼吸系統疾患。那麼,詳細須關注哪些呢?>>>白露時期 要以清淡食物為主
1.生涯起居要有紀律,保證足夠睡眠,堅持磨鍊身體;稀奇是年邁體弱者不能不動,應加入一些力所能及的磨鍊和流動,對健肺強體、延緩衰退、防止患病有益。
2.秋季氣溫由熱轉涼,且晝熱晚涼,應做到“早卧早起”,早睡以避晚涼,早起以吸納新鮮空氣。還應適度“秋凍”,不要急於多添衣服,注重耐寒磨鍊,以增強心肺對天氣轉變的順應能力。
3.祖國醫學以為:肺是嬌臟,喜潤惡燥;然而秋燥最易犯肺,傷津耗液。故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如梨、藕、香蕉、蘋果、銀耳、百合、蘿蔔以及蜂蜜、豆乳等;凡辛熱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宜少吃或不吃。
4.外出旅遊、流動,注重勿太過勞累,要放置好日程,勞逸連繫;同時防止雨淋受涼,導致機體抵制力下降而傷風或罹患肺炎。
5.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等病的患者,還應遵照醫囑準時服藥,以免宿病複發和加重。
24節氣養生法 白露與養生
白露節氣里養生宜“養收”
初秋暑氣未消,秋陽余炎,氣溫仍然較高,加之時有陰雨,濕度偏高,感受加倍悶熱,故有“秋老虎”之說。但白露以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人們尤易患病,以是又有“艱屯之際”的講法。因此,秋令養生,都應遵照“養收”的原則,以調養內守之陰氣。
秋季養生宜悅情秋季天氣日漸乾燥,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易使人情緒發生顛簸,或焦躁,或傷感,從而引起鬱悶、悲痛。故秋季養生要調攝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寧,心平氣和,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從而使人心情愉快。另外還要收斂神情,多加入戶外流動,以有助於心曠神怡、坦蕩胸襟,使胸中鬱積一掃而光,以順應秋季容平的特徵。
秋季養生宜養肺由於乾燥是秋天天氣的一個基本特點。這時若是人體抵制力下降,容易導致呼吸道黏膜不停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制力削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可乘之機,極易使人傷風傷風,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氣管炎和哮喘的病人,此時癥狀也往往加重。以是秋天要稀奇體貼肺,由於燥邪首先犯肺,易泛起乾咳無痰,兒童尤甚,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生梨、甘蔗、荸薺、柚、枇杷等,都有很好的養陰潤肺功效,也可選用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粥、雪梨川貝冰糖羹等,它們都具有優越的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秋季養生宜保胃秋涼之後,外則暑陽漸熾,內則微陰初生,晝夜溫差轉變大,是脾胃病高發季節,稀奇是有潰瘍的患者更易複發,最當調停脾胃。故患有慢性胃炎或者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人,要稀奇注重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着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宿病。在秋季一樣平常應少吃多餐,多食熟軟開胃易消化之物,勿進油膩食物,不宜過食寒涼之品或生冷、不潔瓜果,否則會引起濕毒滯腸中,致使腹痛、泄瀉。
秋季養生宜養陰秋季天干,常會使人的皮膚和口角乾裂、皺紋增多、口乾咽燥、聲音嘶啞、毛髮脫落、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稱“秋燥症”。秋燥不僅使人感受不恬靜,而且還會誘發許多熏染性疾病,如傷風、癤腫、鼻炎等。因此,秋天必須養陰防燥,這時應注重保持室內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常選用西洋參、燕窩、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等,其中西洋參性味苦、微甘、涼,入心、肺、腎經,有補氣養陰、清虛火、生津液的作用,適用於氣陰不足、津少口渴、肺虛咳嗽、虛熱焦躁等證。燕窩性味甘平,入肺、胃、腎經,有益虛補損、滋陰潤燥、化痰止嗽之功,常用於肺腎不足、虛損癆瘵、咳嗽氣急等證。另外,秋季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養陰,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鮮空氣,使機體津液足夠,容光煥發。 浙江省溫州市中醫院董飛俠
總結:現在這個時刻是養肺的主要時期,秋季是最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時期,以是養護肺是條件。
24節氣養生法 白露時期的三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