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驚蟄養生 “乍暖還寒”吃梨潤肺養胃

驚蟄吃什麼 教你傳統吃梨習俗5方法

驚蟄養生 “乍暖還寒”吃梨潤肺養胃

導語:什麼是驚蟄節氣,許多年輕的同夥可能對於驚蟄節氣不是很清晰。今天小編就為人人先容一下驚蟄節氣該若何舉行驚蟄養生,一起來瞧瞧吧!驚蟄是

什麼是驚蟄節氣,許多年輕的同夥可能對於驚蟄節氣不是很清晰。今天小編就為人人先容一下驚蟄節氣該若何舉行驚蟄養生,一起來瞧瞧吧!

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蟄伏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區域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情景外,中國大部門區域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區域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景了。以是中國勞悅耳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最先的日子。

唐詩有雲:“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作往後起。”

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華北冬小麥最先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實時耙地是削減水分蒸發的主要措施。“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這是當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名貴履歷。沿江江南小麥已經拔節,油菜也最先見花,對水、肥的要求均很高,應適時追肥,乾旱少雨的地方應適當澆水澆灌。南方雨水一樣平常可知足菜、麥及綠肥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防止濕害則是最主要的。

驚蟄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天氣對照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

我國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者性寒、味甘,入肺、胃經,有清熱養陰,利咽生津,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驚蟄時天氣乍暖還寒,天氣仍然對照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咽痛音啞,由於一些細菌最先流動滋生,就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显示為咳嗽咳痰,梨既可以生津潤肺,又可以止咳化痰,且含厚實的果酸、鐵質、維生素A、維生素C等,稀奇適合這一季節食用。但因其性子寒涼,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否則反傷脾胃,對於脾胃虛寒或者血糖偏高的人,則不宜食用生梨。

梨的三種食用方式:

春分養生 順應變化5個原則不生病

1.榨汁食用:取生梨,去核,去皮,榨汁后取1杯約400毫升,加入冰糖10克、胖大海1枚,煮后服用,有潤肺生津、利咽開音的功效;將生梨、蓮藕一同榨汁后兌蜂蜜飲用,有健脾、清心、潤肺的功效。

2.蒸熟后食用:生梨1個,川貝母3克,冰糖10克。梨去核后,把川貝母3克研成細粉及冰糖10克放入梨中,放在蒸鍋內蒸45分鐘后取出食用,潤肺止咳化痰之力更強。

3.煮水食用:切片后與冰糖、川貝母、銀耳同煮,有健脾潤肺止咳的功效。

適合春季養生的具有潤肺健脾功效的食物另有枇杷、百合、銀耳、蓮藕、山藥、大棗等,藥物有沙參、麥冬、玉竹、黃精等,在自身體質合適的情形下,春季常食用上述葯食物對康健會大有利益。

驚蟄節氣

驚蟄事後萬物蘇醒,是春暖花開之季,但又是種種病毒和細菌活躍之時,因此,也是盛行性疾病多發的季節。諸如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甲型肝炎、盛行性出血熱等。以是,在這一節氣中,應該做好盛行性疾病的預防事情。除此之外,關於驚蟄時代還要注重啥呢?

中醫學上,以四序配五臟,春季屬肝臟,一系列肝的病證,如精神疾病、高血壓、中風等病,常會在春季複發或加重。中醫很早就提出“春宜養肝”的說法。春季只有保持肝髒的心理功效,才氣順應自然界生氣勃發的轉變。若是忽視了護肝養肝,肝臟性能失常,則易發生上述病症。

《黃帝內經》指出:“正氣內存,邪不醒目。”意思是說,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形下,邪氣不易侵入機體,也就不會發生疾病。以是,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十分主要。春季注重調治起居飲食可起到預防疾病的目的。第一,生涯上不要太過勞累,造成體質下降,容易使疾病渾水摸魚;第二,要保持精神愉快、心平氣和的優越心態,切忌妄動怒火,否則肝氣太盛,易患頭暈、眼花、中風和精神疾患。第三,飲食上以具有保陰潛陽、清肝降火旺的食物為主。

鴨血菠菜湯

宜多吃富含植物卵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鴨血性平,營養厚實,養肝血、治血虛,是保肝的最佳食物之一;菠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的作用。鴨血菠菜湯可養護肝臟、疏理肝氣。新鮮水果蔬菜中,蘆薈、水蘿蔔、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等,可以清熱瀉火;山藥、蓮子、銀耳等,可以扶正祛邪、滋陰補腎、健脾和胃。

結語:驚蟄節氣事後,天天會逐漸溫順,而雨水也將增多,固然驚蟄節氣人們還需要注重冷暖的轉變,注重預防種種疾病的發生,做好養生保健的事情。

春分是什麼意思 生活中養生應該注意哪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