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什麼時候 酷熱夏至怎樣防暑降溫
夏至養生 注重4方面方可康健養生
每年的6月21日前後就是夏至,現在年的夏至就在6月21日,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事後,天氣將會逐漸升高,那麼夏至該若何養生呢?接下來就追隨小編去看一看。
夏至養生
起居方面:
起居調養,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轉變,宜晚睡早起。合理放置午休時間,逐日溫水沐浴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夏至清熱祛濕防暑 飲食注重“苦酸”原則
精神方面:
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日有其獨到之見,以為夏日炎熱,“更宜調息專一,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能以熱為熱,重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這裏所說就是夏日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
飲食方面:
飲食調養,有夏時心火適時,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之說(五行的看法),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說法。憑證五行(夏為火)、五成(夏為長)、五臟(屬心)、五味(宜苦)的相互關係,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夏日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要是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泛起失常。中醫以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
夏日天氣炎熱,人的消化功效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能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能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引發疔瘡之疾。>>>夏至養生 珍愛陽氣是要害
運動方面:
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能缺少的因素之一。夏日運動最好選擇在早晨或是黃昏天氣較涼爽時舉行,園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不宜做太過猛烈的流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只傷陰氣,也宜損陽氣。
在運動磨鍊歷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能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刻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夏至吃什麼
白朮茯苓鯽魚湯
白朮15克,白鯽魚1條(約250克),茯苓25克,豆腐1塊,姜蔥、蒜等調味品各適量。鯽魚去鱗、鰓及內臟,洗凈與茯苓、白朮加水適量同煮,魚熟時放入豆腐,煮熟,酌加調味品,稍煮即可。有健脾和胃,消暑生津的功效。>>>夏至炎熱 吃吃喝喝保清涼
小暑節氣 跨過6個關卡安度小暑
冬瓜薏米粥
連皮冬瓜500克,薏米60克,精鹽適量。將薏米洗凈,用清水浸泡20分鐘。冬瓜洗凈,切塊,與薏米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薏米熟爛,加入精鹽即成。有健脾消暑的功效。
荸薺竹蔗茅根飲
竹蔗50克,荸薺250克,鮮白茅根100克(或干品50克),洗凈,加適量水煮湯代茶飲。有清熱消暑生津的功效。>>>夏至養生老火靚湯
冬瓜三豆湯
赤小豆50克,冬瓜250克,綠豆60克,扁豆30克,精鹽適量。將冬瓜洗凈,去皮,切片,與洗凈的赤小豆、綠豆、扁豆配合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小火煮至三豆熟爛,調入精鹽即成。有清熱消暑,健脾利濕的功效。
夏至是什麼意思
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昔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恪遵憲度抄本》中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不僅是一個主要的節氣,照樣中國民間主要的傳統節日。夏至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有一種看法以為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就是源自夏至節。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祛除荒年、飢餓和殞命。>>>夏至要喝三恭弘=叶 恭弘茶
舊時昔人十分重視夏至節,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天下放假一天,而宋代在夏至之日始,百官還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彩扇用來驅熱,香囊可驅蚊抑臭。
為夏至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28′44),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在北極圈內甚至會泛起極晝徵象,而南極圈內則泛起極夜徵象。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落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刻。由於,靠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蓄積,並沒有到達最多的時刻。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盤算的。約莫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區域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周禮·春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載:“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國之凶荒、民之札喪。”周代夏至祭神,意為祛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殞命。《史記·封禪書》紀錄:“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夏至作為古代節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遼史》),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隱諱……”(《清嘉錄》)。夏至靠近遠日點,冬至靠近剋日點,且剋日點地球公轉速率快,遠日點地球公轉速率慢,夏長冬短由此得來。>>>夏至養生5食材 生津消暑氣
“不外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雖示意炎熱的炎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刻,夏至后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約莫再過二三十天,一樣平常是最熱的天氣了。過了夏至,我國南方這時往後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泛升沉旱。華南西部雨水量顯着增添,使入春以來華南雨量東多西少的漫衍形勢,逐漸轉變為西多東少。若有夏旱,一樣平常這時可望排除。近三十年來,華南西部6月下旬泛起大局限洪澇的次數雖不多,但水平卻對照嚴重。因此,要稀奇注重作好防洪準備。夏至節氣是華南東部整年雨量最多的節氣,為了增強抗旱能力,爭取農業豐收,在這些區域,搶蓄伏前雨水是一項主要措施。
結語: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險些直射北回歸線,而當夏至事後,我們就將迎來真正的酷暑。同夥們夏至養生可是要注重了。
小暑養生 五行人養生保健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