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養生 要飲食健脾按時起居柔和運動
雨水是哪一天 雨水節氣若何養生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你知道雨水是哪一天嗎?雨水季節應該若何養生保健呢?小編在下文做了詳細的解答,列位快去看看,領會下雨水季節怎麼樣養生可以保證身體康健!
雨水是哪一天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雨水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一樣平常從2月18日或19日最先,到3月4日或5日竣事。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徵象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最先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后“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紀錄。
雨水節氣養生 要防“倒春寒”健脾祛濕準備養陽
2月19日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從這個節氣最先,氣溫逐漸回升、降水也逐漸增多。但冷空氣在削弱的趨勢中仍與暖空氣頻仍地舉行較量,以是寬大讀者同夥近段時間照樣要注重保暖。南京市中西醫連繫醫院紫金館養生康復門診專家郭海英教授先容說,雨水節氣養生三要素要記着,即防“倒春寒”、健脾祛濕和準備養陽。
防“倒春寒” 春捂要恰到利益
雨水節氣是春節內里的第二個節氣,也是最容易泛起“倒春寒”的節氣,由於這個時期的降雨會引起氣溫的驀然下降,這尤其對暮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康健威脅較大,如暮年人的血壓會顯著升高,容易誘發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導致傷風和發燒。
“雨水”養生 需要健脾祛濕
許多讀者同夥由於要預防“倒春寒”就首先想到春捂,然則春捂也要捂的“捂”要恰到利益,否則反而晦氣康健。南京市中西醫連繫醫院紫金館養生專家郭海英教授先容說,春捂主要的意思是,早春時節氣溫若是升幅不大就只管少脫衣。好比日最高氣溫跨越22℃的時刻,不要急着只穿單衣,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以防捂過頭使人上火、血壓升高。一樣平常日平均氣溫在10℃以下就需要捂,得知冷空氣即將到來,就提前一两天先增添衣物捂起來。詳細的春捂原則是注重“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冷氣損傷“陽脈之海”——督脈,削減傷風幾率;腹部保暖是有助於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此外,老國民們有句保健俗語叫“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厚實、敏感,春捂要使足部保暖才氣使身體真正地溫順起來。
“雨水”濕氣重 健脾祛濕食芡實
隨着雨水節氣的到來,貴如油的春雨通常會逐步增多,但若雨水過多也會導致濕氣過盛,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濕困脾胃,泛起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黃帝內經》中說“濕氣通於脾”,以是,這一時期要增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最簡樸的健脾祛濕的設施即是食療,好比芡實蓮子苡仁湯。
質料是排骨500克,芡實30克,蓮子20克,苡仁30克,陳皮5克,姜1塊。詳細的做法是,首先把芡實、蓮子、苡仁放在清水裡浸泡洗濯,然後把排骨剁成小塊,水開之後,焯一下,然後把排骨、芡實、蓮子、苡仁、陳皮和姜全倒進砂鍋里,用大火煮開,煮開之後,改用小火燉兩個小時,最後放點兒鹽,這道芡實蓮子苡仁湯就可以食用了。芡實和蓮子有健脾益腎的作用,苡仁健脾祛濕,陳皮,醒脾行氣開胃。
準備養陽 睡前摩腹加提肛
民間有句俗話叫“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許多讀者同夥會以為隨着雨水節氣的到來,晚上睡覺不再像冬季那麼冷了,這主要是由於人體此時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逐漸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的時間,稀奇是晚上睡覺的時刻,許多人睡眠欠好都是由於陽氣沒有養護好,好比陽虛怕冷睡不着還多夢。
那麼若何在睡覺前養護我們體內的陽氣呢?推拿腹部也不失為一種好方式。詳細方式是:仰卧床上,以肚臍為中央,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順時針偏向旋轉推拿200次左右即可。一來有利於促進消化,清掃脾胃濕毒,二來有助於腹部的保暖,有利睡眠質量。
另有一個方式是“提肛”,可固精益腎、提振陽氣。其詳細做法是:平躺床上,兩手並貼大腿外側,兩眼微閉,全身放鬆,以鼻吸氣,緩慢勻和,吸氣的同時,用意提起肛門,包羅會陰部,肛門緊閉,小肚及腹部稍用力同時向上縮短;稍停2-5秒鐘左右,放鬆,徐徐呼氣。呼氣時,腹部和肛門要逐步放鬆。這樣一緊一松,做9次。一樣平常若能堅持提肛一年以上,即可奏效。
總結:雨水意味着雨天對照多,濕氣重,容易泛起“倒春寒”、脾虛濕氣重等情形,人人要實時做好養生事情,以防身體受到危險哦,以上推薦的那些雨水養生方式,列位不妨試試看!
雨水養生 飲食起居跟着太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