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養生 秋分養生必須注意四大點
白露節氣 白露節氣代表着什麼意義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已經到了白露節氣。可能許多人都市問,白露節氣代表了什麼意義?白露節氣養生需要注重什麼?別急,下面小編將率領人人來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在文章中,將會告訴人人這些謎底。
白露是24節氣之一,此時氣溫最先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珠。每年公曆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期待鳥南飛避寒,百鳥最先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現實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白露物候
白露節氣一樣平常都是在九月七八號左右。所謂的露,就是由於夜晚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分在地面上或者植物上凝聚成的水珠,在早晨看起來晶瑩剔透,以是有人說白露節氣就是代表着天氣徹底轉涼。在早晨和晚上的時刻,人們顯著感受夏日已經由去,秋季已經到來。
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早晨的露珠隨之日益加厚,凝聚成一層白白的水滴,以是就稱之為白露。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天天須用一盆水沐浴,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着涼。另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穫。
華南二十四節氣的天氣中,白露有着氣溫迅速下降、綿雨最先、日照驟減的顯著特點,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節轉換。華南常年白露時代的平均氣溫比處暑要低3℃左右,大部區域候(5天)平均氣溫先後降至22℃以下。按天氣學劃分四序的尺度,時序最先進入秋季。
華南秋雨多泛起於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區域最多,華南中部相對較少。"濫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農諺,雖然不能以白露這一天是否有雨水來作天氣預告,然則,一樣平常白露節前後確實常有一段連陰雨天氣;而且,自此華南降雨多具有強度小、雨日多、常綿延的特點了。與此響應,華南白露時代日照較處暑驟減一半左右,遞減趨勢一直連續到冬季。
白露時節的上述天氣特點,對晚稻抽穗揚花和棉桃爆桃是晦氣的,也影響中稻的收割和翻曬,以是農諺有"白露天氣晴,穀米白如銀"的說法。充實熟悉白露天氣特點,而且接納響應的農技措施,才氣減輕或阻止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緊蓄水,稀奇是華南東部的白露是繼小滿、夏至后又一個雨量較多的節氣,更不要錯過優越時機。
白露養生注重九防
“白露不露”防秋寒
白露事後,天氣逐漸變涼,一早一晚更添寒意,若是這時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傷風,重則易染肺疾。因秋氣主燥,燥易傷肺。如因着涼而使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外邪,則會泛起肺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若風邪侵略經絡筋骨,使筋絡阻痹,可泛起四肢痹症。
慎食秋瓜防壞肚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白露養陰防濫補
憑證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但進補不能亂補,應注重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氣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還要注重進補適量,忌以葯代食,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詳細包羅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乳、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事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白露磨鍊有“三防”
白露節氣的早上,大多都是很涼爽的天氣。以是這個時刻,大多數人都喜歡出門磨鍊磨鍊。磨鍊身體可以調養我們的肺氣,提高身體各器官的免疫功效,也能輔助我們的身體抵禦冷氣,以是在白露節氣中磨鍊對我們的身體是很有利益的。然而由於白露節氣溫差較大,以是在磨鍊的同時要注重三防:
一防受涼傷風:白露節氣的早晨溫度很低,要憑證外面的溫度來決議穿若干衣服磨鍊,不要是由於磨鍊而就只穿了件單衣,這樣很容易就會被冷氣所侵而受涼。磨鍊之後不要立刻便脫下衣服,縱然是出汗了,也要等身體不那麼熱了再將衣服脫下。
二防運動損傷:由於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縮短,肌肉舒展度顯著降低,樞紐心理流動度減小,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樞紐的運動損傷。因此,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重做好充實的準備流動。
三防運動太過:秋天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消耗,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流動量不大的項目。
“秋凍”有益防太過
天氣漸涼時增強防寒磨鍊,可使人體的抗禦性能獲得磨鍊,從而引發機體逐漸順應嚴寒的環境,有利於阻止許多疾病的發生。對於秋凍的明白,不應只局限於未寒不忙添衣,還應從廣義上去明白,諸如運動磨鍊,也要考究耐寒磨鍊,增強機體順應嚴寒天氣的能力。無論何種流動,切勿搞得大汗淋漓,當周身微熱,尚未出汗,即可住手,以保證陰精的內斂,不使陽氣外耗。冷水浴應在整個秋天堅持,不要中止。
白露節氣 白露養生需要注意哪些
拒絕秋膘防肥胖
炎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慾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應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添。再加上天氣宜人,使人睡眠足夠,汗液削減。另外,為迎接嚴寒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起勁地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
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添,這對於自己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以是,肥胖者秋季更應注重減肥。首先,應注重飲食的調治,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物,如赤小豆、蘿蔔、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在秋季還應注重提高熱量的消耗,有設計地增添流動。天高氣爽,正是外出旅遊的大好時節,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愉快,又能增添流動量,到達減肥的目的。
晚秋初冬防“心梗”
晚秋季節,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顯著提高,高血壓病人秋冬之交血壓往往要較夏日的血壓增高20毫米汞柱,因此容易造成冠狀動脈循環的障礙。此時注重多攝入含卵白質、鎂、鈣厚實的食物,既可有用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可預防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還應防止進食過飽,晚餐以八分飽為宜,晨起喝杯白開水,以沖淡血液;日間多喝淡茶,對心臟有珍愛作用。
白露養生小秘笈
去“秋燥”潤肺食療方式
生地、枸杞、菊花、大棗、制首烏、冰糖用開水沖泡。
立秋事後,天氣逐漸轉涼,天氣愈發乾燥,對人的新陳代謝發生了很大影響,因此很容易泛起“秋燥”。
在秋季乾燥的情形下,市民應多吃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彌補自身的水分。稀奇是在初秋時節,應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物,以清淡甘潤為主,可以將生地、枸杞、菊花、大棗、制首烏、冰糖用開水沖泡喝。此外,兒童在吃生冷瓜果時,一定要洗濯清潔,否則很容易引起腹瀉。
建議,可選用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蔘、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除了上述藥物之外,要多吃梨、山竹等涼性水果,同時增添對芝麻、蜂蜜、枇杷、西紅柿、百合、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益胃、養肺、生津。另外,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預防呼吸道過敏的抗敏方式
白露時節,天高氣爽,正是人們外出旅遊的大好時機,但要小心“秋季花粉熱”。有不少人在旅遊時代泛起鼻癢、延續打噴嚏、眼睛流淚、咽喉發癢等類似傷風的癥狀,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受了涼,實在這紛歧定是傷風,而可能是“秋季花粉熱”。
專家示意,花粉熱的發病有兩個基本因素:一個是個體體質的過敏,另一個是不止一次地接觸和吸入外界的過敏原。秋季是藜科、腸草、蓖麻和向日葵等植物着花的時刻,也正是這些花粉誘發過敏體質者泛起“秋季花粉熱”。
專家提醒,過敏體質者,秋季出遊前15天左右就要口服抗過敏藥物,並從以下幾方面做起:隨時保持鼻腔清潔;只管削減戶外流動,尤其早晨5點到上午10點是花粉擴散的岑嶺時間,不宜在戶外久留;外出回家后要實時淋浴,對去除身體上的過敏原會有輔助;注重增強身體磨鍊,早晚不能貪涼,預防過敏性疾病併合理調整飲食。
牢固腎氣的經絡方式
隨着天氣逐漸轉涼,有些人易泛起手腳冰涼、肢體怕冷、乏力等癥狀,這是腎氣不足的显示。可堅持晚上用溫水泡腳,水要沒過腳踝,時間在15-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燒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於耳,耳朵有麋集的反射區,聯繫着全身每一個器官,以是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式。
泡完腳以後,可做揉腎經的作業。坐到床上,腳心相對,兩腳心湧泉穴是腎經的起始穴,這樣可以連通腎經,然後雙手握住小腿肚的肌肉,稍用力向外翻,讓雙手盡可能大面積地握住小腿肚肌肉,向外上方邊翻邊推拿,頻頻操作,直至小腿發燒為止。
提高耐寒能力的方式
耐久堅持體育磨鍊,能夠提高心肺功效和耐寒能力。
白露事後,燥氣漸盛,燥易傷肺,專家提醒,人人要稀奇小心容易在秋季發生的鼻腔疾病、哮喘病、支氣管病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同時,“白露身勿露,着涼易瀉肚”。隨着夜間的涼意一天比一天顯著,撤掉涼席,關上窗戶和空調,換上長袖衣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需要的,否則很容易受涼引起腹瀉。稀奇是病人、老人、體弱者,更要注重隨着氣溫的轉變加減衣物。
總結:閱讀了本篇文章,信託人人對於白露節氣有了一定的領會。那麼在接下來的白露節氣中,人人一定要注重好自身的保暖事情哦。在早晨,最好都能出來磨鍊一會,白露節氣不宜再睡懶覺,早起多磨鍊,對身體很有利益的。
秋分節氣 秋分預防感冒從五大飲食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