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寒露節氣 寒露有什麼節氣特點

寒露吃什麼 寒露節氣最宜吃的11種水果

寒露節氣 寒露有什麼節氣特點

導語: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寒露節氣正在向我們走來,許多喜歡養生的人們已經在最先準備寒露節氣的養生事項了。那麼,在寒露節氣中,我們到底應該注重

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寒露節氣正在向我們走來,許多喜歡養生的人們已經在最先準備寒露節氣的養生事項了。那麼,在寒露節氣中,我們到底應該注重些什麼呢?寒露節氣的養生原則是什麼呢?寒露節氣的飲食我們應該怎樣去放置呢?別急,下面小編來為人人解答。

一、寒露的節氣特點

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嚴寒,將凝聚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珠更冷,快要凝聚成霜了,早晚溫差更為顯著。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寬大區域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區域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門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整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區域一樣平常已最先降雪。 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事後,溫度下降8℃、10℃已較常見。不外,風雨天氣大多維持時間不長(華西區域除外),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日間往往天高氣爽。

10月份,我國平均氣溫漫衍的地域差異顯著。在華南,平均溫度大多數區域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還沒有走出夏日;江淮、江南各地一樣平常在15℃-20℃之間,東北南部、華北、黃淮在8-16℃之間,而此時西北的部門區域、東北中北部的平均溫度已經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門高原區域平均溫度甚至在0℃以下了。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洪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某人字形的行列大肆南遷;深秋天 寒,雀鳥都不見了,昔人看到海邊突然泛起許多蛤蜊,而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以是便以為是雀鳥釀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門區域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竣事。

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常年寒露時代,華南雨量亦日趨削減。華南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東部一樣平常為30至40毫米左右。綿雨甚頻,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響"三秋"生產,成為我國南方大部門區域的一種災難性天氣。隨同着綿雨的天氣特徵是:濕度大,雲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着增添。

二、寒露節氣的養生原則

對於秋季自然界的轉變,《素問·四序調神大論》說:“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這說明秋天三個月,風急天高,天行肅殺之令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最先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心理流動也要順應自然界的轉變,以確保體內的心理(陰陽)平衡。因此,秋冬養生的總原則是“秋冬養陰”。

我們只有順應了這一節氣原則,身體才氣保持興旺的精神。以是我們在寒露節氣中,必須要調養體內的陰氣。當天氣變冷的時刻,就是身體內部陽氣收斂的時刻,以是我們應該調養陰精為主。

寒露以後,隨着氣溫的不停下降,傷風是最易盛行的疾病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傷風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許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暮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小心的是心腦血管病另外,中風、暮年慢性支氣管炎複發、哮喘病複發、肺炎等疾病也嚴重地威脅着暮年人的生命平安。據統計,老慢支病人傷風后90%以上會導致急性發作。

綜合措施,起勁預防傷風。在這艱屯之際的寒露節氣中,暮年人合理地放置好一樣平常的起居生涯,對身體的康健有着主要作用。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響應,“金秋之時,燥氣適時”,此時燥邪之氣易侵囚犯體而耗傷肺之陰精,若是調養欠妥,人體會泛起咽干、鼻燥、皮膚乾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癥狀。

以是暮秋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昔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此時,應多使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添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添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陰過食辛辣易傷人體陰精。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物,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葯粥,由於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暮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物。

寒露節氣另有一個主要的調養,就是精神調養。由於寒露節氣的天氣逐漸變冷,空氣也變得乾燥,萬物最先幽靜,以是在我們的心中,就會發生一種悲秋的情懷,很容易傷感、抑鬱。這個時刻,我們就應該保持優越的心態,培育樂觀向上的情趣。

寒露飲食推薦

一、鯽魚

秋季潤燥重點在滋陰,鯽魚湯有潤燥滋補的作用,更適合季節嚴寒的秋冬食用。中醫以為鯽魚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腫、通血脈的作用,是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水腫、胃痛等患者的食療佳品。

民間有“魚生火”的說法,但鯽魚是個破例,據《本草綱目》紀錄“諸魚屬火,唯鯽魚屬土,故能養胃”。現代研究解釋鯽魚富含優質卵白,每100克黑鯽魚中,含卵白質高達20克,僅次於對蝦,且鯽魚容易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優越卵白質泉源。

鯽魚清蒸或煮湯營養效果最佳,若經煎炸則食療功效會打些折扣。鯽魚豆腐湯是秋冬季鯽魚最佳服法之一。民間常給產婦燉食鯽魚湯,既可以補虛,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異常值得推廣。另外,鯽魚細刺較多,暮年人和兒童食用時需緩慢進食,並耐心剔除魚刺。

推薦食譜1:鯽魚豆腐湯

質料:鯽魚1條,豆腐1塊,姜3片,蔥2段,油、鹽、胡椒粉、料酒、雞精少許。

做法:鯽魚摒擋清潔,用鹽和料酒稍腌待用;豆腐切成1厘米厚的塊;砂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將鯽魚放入,煎至兩面呈金黃色;放入蔥、姜,倒入適量的開水,加蓋,燒開後轉小火煲40分鐘;加入豆腐,再煮5分鐘左右,加鹽、胡椒粉、雞精調味即可食用。

推薦食譜2:木瓜鯽魚湯

秋分吃什麼 秋分節氣吃四大養生食物

質料:木瓜泰半個,胡蘿蔔小半個,生薑2片,鯽魚1條。

做法:先將鯽魚剖洗清潔,去凈魚鱗、魚鰓,用清水將魚身血污沖洗清潔,抹乾魚死後,用姜、油將魚身煎至微黃色。將煎香的鯽魚與薑片放入煲滾了的清水中,開大火滾後轉中小火煲30分鐘。木瓜去皮、去籽,洗凈,切成塊,胡蘿蔔去皮切塊。另起鍋將胡蘿蔔塊木瓜塊炒香。將炒香的胡蘿蔔塊木瓜塊放入魚煲內大火煲滾轉小火煲半小時,調鹽即可。

二、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滋補。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乾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它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卵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顯著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蓮藕的食用方式:“生熟兩相宜”。作為水果生吃的,味道甘甜、清涼入肺;把藕加工至熟后,其性由涼變溫,雖然失去消淤、清熱的性能,卻變為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止瀉的功效。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紅透明,軟糯清潤,是秋令鮮味小菜;和排骨燉湯,健脾開胃、營養厚實,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蓮藕在烹飪時變黑是由於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蓮藕中的多酚類物質發生氧化。在滾水中將蓮藕汆烫一會兒就可以讓所有的多酚氧化酶失去活性。除了高溫處置,適當添加酸性物質也能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如放在稀醋水或檸檬水中浸泡后撈起,也可使其保持雪白水嫩穩固色。

推薦食譜1:荷塘小炒素

質料:白藕、百合、西芹、馬蹄、紅甜椒、鹽。

做法:白藕去皮切成薄片,浸泡在清水裡;紅甜椒切圈、西芹切小片、百合掰成片、馬蹄去皮切厚片;適量水燒開,放入藕片汆燙1分鐘左右,撈起洗沐水並瀝干備用;鍋燒若熱加入少許油,放入紅甜椒、西芹、馬蹄翻炒片晌;倒入瀝干水份的藕片,快速翻炒片晌,加入適量鹽調味;關火、離灶,加入百合炒勻即可。

推薦食譜2:蓮藕燉排骨

質料:排骨1000克,鮮藕200克,老薑20克;料酒、鹽各適量,胡椒粉、雞精各少許。

做法:排骨洗凈剁塊;藕洗凈去皮切塊,泡清水備用;姜去皮拍扁。熱油鍋爆香姜塊,放入排骨炒至肉色變白,倒入料酒、適量水,改小火燒滾,撇去浮沫,改小火燜煮15分鐘后移入砂鍋,放入藕塊改小火燉至熟爛,下調味料調味即可。

三、黑木耳

木耳能夠滋陰、潤肺、生津、降血脂。木耳中鐵、鈣、磷含量厚實,富含維生素C,所特有脂肪質和植物膠質滋養效果極佳,木耳另有排毒的作用。黑木耳的營養因素與白木耳相似,每100克黑木耳里含鐵98毫克,比動物性食物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凌駕約5倍,比綠恭弘=叶 恭弘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菠菜凌駕30倍。素有“素中之葷”的美稱,是理想的補血佳品。

鮮木耳含有一種卟啉的光感物質,人食用后經太陽照射可引起皮膚瘙癢、水腫,嚴重的可致皮膚壞死。干木耳是經暴晒處置的製品,在暴晒歷程中會剖析大部門卟啉,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經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餘卟啉會溶於水,因而水發的干木而可平安食用。

我們經常都市把木耳炒成菜來吃,或者做成湯,然則許多人都不知道,木耳與豬肉或者家禽類的一起烹制,不僅有着厚實的營養價值,而且還異常鮮味。但也要注重的是,木耳最好不要和田螺一起吃,那樣會晦氣於消化,給腸胃帶來肩負。

推薦食譜1:木耳豆腐羹

質料:黑木耳20朵、嫩豆腐1盒、胡蘿蔔1根、鹽1茶匙、高湯750毫升、雞精1/4茶匙、水澱粉4湯匙、香油1/2茶匙。

做法:黑木耳用冷水泡發后,撈出瀝干備用。將嫩豆腐沖洗清潔后切成0.5厘米見方的小塊備用。將高湯倒入鍋中燒開,然後加入豆腐丁,煮約4分鐘后再加入木耳,調入適量鹽和雞精,最後用水澱粉勾芡即可,起鍋前淋入少許香油調味。

推薦食譜2:山藥炒木耳

質料:山藥300克、黑木耳30克、紅椒1個、蒜2瓣、植物油2湯匙、食鹽1茶匙、牛肉粉1茶匙。

做法:紅椒洗凈切塊,木耳泡發去根撕小塊。山藥去皮切片,用清水洗濯幾遍,鍋內放油燒熱炒香蒜末。下山藥爆五分熟,下紅椒一起炒至斷生。最後下木耳炒至成熟,放鹽和牛肉粉調味即可出鍋。

總結:信託人人都已經閱讀完了本篇文章,文章中詳細敘述了我們在寒露節氣中應該注重的養生事項,以及在寒露節氣中我們應該吃什麼,希望人人能夠在生涯中運用起來,能夠在即將到來的寒露節氣中有一個康健的身心。

寒露養生 寒露最宜吃四大養生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