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吃什麼 白露飲食養生要少鹽
處暑吃什麼 處暑養生少耐勞味食物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
1、處暑到,不食苦
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此時秋燥尤為嚴重。而燥氣很容易損傷肺部,這就是為什麼這個時節種種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會顯著上升。同時,肺與其他各器官,尤其是胃、腎親熱相關,以是秋天肺燥經常和肺胃津虧同時泛起。肺燥津虧的典型癥狀有口鼻乾燥、乾咳甚至痰帶血絲、便秘、乏力、消瘦以及皺紋增多等。
在五味中,苦味屬燥,而苦燥對津液元氣的危險很大。“肺病禁苦”一說在《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中就有所提及,而且《天子內經·素問》中也有提到“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以是處暑養生要少食苦瓜、羊肉、杏、野蒜等苦燥之物。
若是已經泛起肺燥津虧的癥狀,就一定要實時沖泡麥冬、桔梗、甘草等飲用,或是吃些養陰生津的食物來潤肺,好比百合、銀耳、蘿蔔、秋梨、香蕉、藕等。
2、不宜過早最先“大補”
在剛剛已往的炎天,人們會由於天氣炎熱而沒有食慾,可雖然進食較少,身體的各項消耗卻不少,以是處暑時適當吃些補品,對身體是有許多利益的。不外同時也要阻止亂補,尤其不要盲目服用人蔘、鹿茸、甲魚、阿膠等營養極為厚實的補品。
為了驅火祛暑,人們在炎天常吃一些苦味食物或者冷飲,往往會導致脾胃功效有所削弱,以是若是一入秋就大量食用過於滋膩的補品,脾胃一下子順應不了,很容易引發消化不良。
我們進補時最好選擇那些“補而不峻”、“潤而不膩”的平補之品,這樣既營養滋補,又容易消化吸收。其中蔬菜如:胡蘿蔔、冬瓜、銀耳、茭白、南瓜、藕、百合、山藥、白扁豆、荸薺、番茄、薺菜、平菇等;水果、乾果如:梨、柿子、柑橘、香蕉、芡實、蓮子、桂圓、花生、栗子、黑芝麻、核桃、紅棗、梨等;水產、肉類則可用:黃鱔、海蜇、海帶、蛇肉、兔肉等。
抵制力差、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最好不要私自選擇補品,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補,以取得更好的進補效果。
3、處暑養生吃蜂蜜
蜂蜜
養生功效:處暑時節多服用些蜂蜜,可以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有用防止秋燥對人體的危險。
秋分養生 秋分時分吃什麼果蔬好
調試尺度:應挑選氣息純正、有淡淡的花香,顏色成透明或半透明,挑起可見柔性長絲、不停流者。
食而有道:存放蜂蜜不要用金屬及塑料的容器。
沖服蜂蜜的水溫最好不跨越60℃。
食用蜂蜜的最佳時間為飯前0.5~1.5小時或飯後2~3小時。
適可而止:25~50克/次。
4、處暑睡好,平衡陰陽
處暑養生的要害詞是“睡眠”。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人體內的陽氣也隨着自然界中陽氣的收斂而有所下降。若是我們想使體內的陰陽之氣到達平衡,以更好地順應天氣的轉變,就必須保證足夠的、高質量的睡眠。
關於睡眠對養生的主要性,我國古代的醫學家早就有所敘述,好比《十問》中說:“夫卧非徒生民之事也,舉鳧、雁、肅霜(鷫鸘)、蛇檀(鱔)、魚甲魚、耎(蠕)動之徒,胥(須)食而生者,胥卧而成也……故一昔(夕)不卧,百日不復。”另外我國傳統中醫學中另有“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能眠者,能食,能永生”等看法。由此可見,高質量的睡眠,對我們異常主要,睡眠欠好,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各項心理功效。
處暑時節,要想有用地調治體內氣血陰陽的平衡,就要保證夜間0到4點、中午12到13點休息好。由於0到4點的時刻,人體代謝功效水平最低,而12到13點,交感神經又最疲乏。另外,暮年同夥要稀奇注重,由於人上了年數,會有“晝下精,夜不冥”的徵象,以是暮年人可以困了就睡,睡不着就起來,正如《古今嘉言》所說,暮年人宜“遇有睡意則就枕”。
5、潤肺養腎,相得益彰
中醫以為:肺屬金,腎屬水,金生水,金於水為母與子,兩者相互滋生相互制約。通俗點註釋就是,肺和腎主要劃分影響呼吸代謝和津液代謝。其中腎主水,可升清降濁,蒸騰水液。肺則為水之上源,可宣發肅降,調通水道。腎肺相輔,維持這體內水液代謝。同時,肺主呼吸,腎主納氣,以是腎肺配合,又完成了人體的呼吸代謝。正是由於腎肺的這種關係,腎精、肺液也是相互制約的,一方受損,另外一方也會被影響。處暑時節,身體消耗的能量異常多,而營養相對缺乏,這時人們就容易腎氣虛,會有氣短畏寒、少語寡語、失眠多夢、疲乏勞累、腿軟腰酸、脫髮早衰等癥狀。因此要實時調治,阻止生長成肺心病、慢性支氣管炎,甚至腫瘤等疾病。
處暑時節,為了阻止秋燥給身體帶來種種危險,我們要調治一樣平常起居、飲食等方面,通過潤肺養腎,來給自己補養氣血,保持精神興旺,增強抵制力。在飲食生可多吃些銀耳、百合、蓮子、蜂蜜、糯米、奶類等清潤食物以及梨等新鮮水果。
上面為人人先容了處暑養生的一些知識,處暑不相宜大補,一樣平常生涯中要保證睡眠,多吃些潤肺養腎食物。
寒露吃什麼 寒露時節推薦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