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養生 小暑節氣的“暑事”
夏至節氣 夏至的由來及各地習俗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險些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在北京區域,白晝時數可長達15小時。這一天北半球獲得的陽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快要一倍。
夏至節氣的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祖先接納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最先,至7月7日(或8日)竣事。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險些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
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糜與鹿雖屬同科,但昔人以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宿世,以是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以是陽性的鹿角便丌始脫落。而糜因屬陰,以是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以是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最先泛起,而陽性的生物卻最先衰退了。
我國民間把夏至后的15天稟成3“時”,一樣平常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時代我國大部門區域氣溫較高,日照足夠,作物生長很快,心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一樣平常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區域和黃淮區域降水一樣平常可知足作物生長的要求。《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確的熟悉。
夏至前後,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揚花,田間水分治理上要足水抽穗,濕潤灌漿,乾乾濕濕,既知足水稻結實對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氣養根,保證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話說:"夏種不讓晌",夏播事情要抓緊掃尾,已播的要增強治理,力爭全苗。出苗后應實時間苗定苗,移栽補缺。夏至時節種種農田雜草和莊稼一樣生長很快,不僅與作物爭水爭肥爭陽光,而且是多種病菌和害蟲的寄主,因此農諺說:"夏至不鋤根邊草,犹如養下毒蛇咬。"抓緊中耕鋤地是夏至時節極主要的增產措施之一。棉花一樣平常已經現蕾,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要注重實時整技打杈,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區域要做好田間清溝排水事情,防止澇漬和狂風雨的危害。
“不外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雖示意炎熱的炎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刻,夏至后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約莫再過二三十天,一樣平常是最熱的天氣了。
過了夏至,我國南方大部門區域農業生產因農作物生長興旺,雜草、病蟲迅速滋生伸張而進入田間治理時期,高原牧區則最先了草肥畜旺的黃金季節。這時,華南西部雨水量顯着增添,使入春以來華南雨量東多西少的漫衍形勢,逐漸轉變為西多東少。若有夏旱,一樣平常這時可望排除。近三十年來,華南西部6月下旬泛起大局限洪澇的次數雖不多,但水平卻對照嚴重。因此,要稀奇注重作好防洪準備。夏至節氣是華南東部整年雨量最多的節氣,往後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泛升沉旱。為了增強抗旱能力,爭取農業豐收,在這些區域,搶蓄伏前雨水是一項主要措施。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興旺,午後至黃昏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局限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着名詩句。
大暑養生 大暑時節養生關鍵要除濕
夏至節氣各地習俗
夏至日照最長,故中國紹興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語。舊時,人不分貧富,夏於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通例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其時,夏收完畢,新麥上市,因有於是日吃面嘗新習俗,諺語說“冬至餛飩夏至面”。亦有做麥糊燒者,即以麥粉調糊,攤為薄餅烤熟,亦帶嘗新之意。
紹興龍舟競渡因天氣故,明、清以來多不在端午節,而在夏至。是日,觀者雲集,熱鬧特殊。此風至今尚存。
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圓糊醮。諺雲:“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以前,許多農戶將醮坨用竹籤穿好,插於每丘水田的缺口流水處,並燃香祭祀,以祈豐收。小孩子早待這天,以便到各田城摘取醮坨,乘機飽食一頓。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序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秤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添更康健。
在中國西北區域如陝西,這天食粽,並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在南方,這天秤人以驗肥瘦。農家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祭祖后食用或贈予親友。
中國有些區域,這天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外家用飯,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俗話說吃了莧菜,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里就有氣力。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臘肉,說是吃了就會疰夏。
自1989年以來,漠河縣把“夏至”定為旅遊節,一年一次,主要在西林吉鎮及北極村舉行。每當夏至到來便有數萬人到北極村歡度夏至節。
漠河縣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縣份,由於緯度高,使漠河區域在夏日發生極晝徵象,時常有北極光泛起,因此人們稱漠河縣為“中國的不夜城”、“極光城”。漠河白夜發生在每年夏至前後的9天中,即6月15日--25日,此時漠河多泛起晴空天氣,是人們旅遊旅行的最佳季節。
立秋的習俗 立秋節氣有哪些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