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小暑養生 小暑節氣的“暑事”

大暑養生 大暑時節養生關鍵要除濕

小暑養生 小暑節氣的“暑事”

導語: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午月的竣事以及未月的起始;公曆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

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午月的竣事以及未月的起始;公曆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暑,示意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最先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天下大部門區域基本相符。天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發展階段,需增強田間治理。

暑事

小暑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從7月7日或8日最先,到7月22日或23日竣事。此時正值初伏前後。小暑,重在明白“暑”字。在新華字典中“暑”為熱,但這已不是一樣平常意義上的熱,而是炎熱。小暑時代,天下大部門區域進入盛夏。

小暑

小暑是相對大暑而言,昔人以為小暑時代,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刻,故稱為小暑。俗話說:“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樣平常泛起在夏至后的第28天,即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2009年7月14日,進入三伏中的頭伏。

從《1971~2000中國地面天氣資料》來看,除青海、甘肅、山西、內蒙、安徽的大部門區域,7月的極端最高氣溫相對多數泛起在大暑外,大多數省份的極端最高氣溫都泛起在小暑時代。在天下32個省市直瞎市(台灣)中,絕大多數區域,7月的平均氣溫比8月要高,7月是整年之中的最熱月,處在7月之中的小暑現實上很熱。

避暑

夏日,並不是四處炎熱:滿眼的綠樹濃蔭,荷花婷婷玉立,茉莉花香沁人,給人們帶來一絲絲夏日的清涼;軟軟的沙灘、蔚藍的海水,徐徐的海風,是人們度假的天堂;在山地景物區中,松林、雲海、瀑布、山泉,輕輕的山風,宜人的溫度,是人們避暑的好去向。

在農村,人們習慣行使早晨做農活,夜晚在庭院里看電視;在都會,人們喜歡夜晚逛闤闠上影院、喝清涼飲料,乘有空調的汽車……。可見,避暑、消夏是人們的自然選擇。

防暑

夏日,防暑是人們永遠需要重複的話題。露天事情者和老人、嬰兒、病人是最需要注重防暑的。實在只要注重接納措施,暑熱是完全可以阻止的。多品茗水、綠豆湯,多食清淡食物,勤沐浴、勤易服,保障足夠的睡眠,外出接納防晒措施,流動不要過量,避開中中午段流動,注重勞逸連繫,阻止疲屈駕駛,注重收聽氣象部門宣布的“高溫警報”、“中暑指數”、“紫外線指數”預告,等等。雖說老生常談,但仍需提醒。

立秋的習俗 立秋節氣有哪些傳統習俗

暑假

小暑時代天氣雖然炎熱,但學生們卻希望着它的到來。由於從這時起,暑假最先了。他們會按着自己的意願,把生涯放置得厚實多彩。游泳是暑期的主要流動內容,背包出遊也是大、中學生的最愛。學生們的歡聲笑語不時打破青山綠水間的平靜,尤其是北方的海濱、山地的景區,往往是他們出遊的首眩

需要提醒:游泳一定要到游泳區,不要選擇不平安的水域游泳;外出到山地景區旅遊,一定要提前領會天氣,注重逃避大暴雨形成的山洪和泥石流災難。尤其是到川西、滇西北、桂西等多雨的景物區旅遊,要稀奇注重平安。

小暑節氣的習俗

已往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事後嘗新米,农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聽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后第一個辛日。都會一樣平常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以是,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其餘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歡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女人,新麥餅羊肉湯”。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最先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干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着吃,這種服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外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另外,山東臨沂區域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聽說牛喝了身子壯,醒目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厚實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對照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炎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后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俗語:小暑黃鱔賽人蔘。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夏日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樞紐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憑證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最宜吃的是黃鱔,黃鱔卵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並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黃鱔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對食積不用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

處暑飲食 處暑時節養生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