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驚蟄節氣 驚蟄習俗祭雷神

驚蟄的含義 驚蟄的由來及意義

驚蟄節氣 驚蟄習俗祭雷神

導語: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我們即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節氣,那麼這個驚蟄節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驚蟄節氣又有哪些有意思的傳說呢?驚蟄的習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我們即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節氣,那麼這個驚蟄節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驚蟄節氣又有哪些有意思的傳說呢?驚蟄的習俗又有哪些呢?不要着急,接下來就隨着小編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驚蟄事後萬物蘇醒,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此時天氣逐漸轉暖,漸有春雷霹靂隆作響。說到打雷不得不提驚蟄祭雷神習俗。

驚蟄節氣習俗:驚蟄祭雷神習俗

驚蟄的節氣神乃雷神。雷神作為九天之神,職位高尚。

各地客家均有俗諺雲:“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語一方面指出了母舅在家族中突出職位,另一方面也示意雷公是天庭中繼天公之後的主要神祗。

在台灣,驚蟄的節氣神是“雷公”

相傳“雷公”是一隻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着一支鐵鎚,就是他用鐵鎚打出隆隆的雷聲,叫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

壯族社會也盛行“天上最大是雷公,地下最大的舅公”的俗語。

在婚姻締結歷程中,壯族的舅權作用相當突出,一些地方娘舅的意見甚至起要害性的決議作用。

另壯族有雷公禁婚的習俗

相傳,陰曆八月至新年二月,天上雷公關門睡大覺,天上、地上均享太平,是祥瑞的季節,人們當選在這時代辦親事。

而三月至七月,雷公經常出門行事,不時雷聲霹靂,制止人世辦親事。

若有違者,就要受雷公處罰,親事會辦得不順當,家庭將會欠完善。因此,為了隱諱,這時代一樣平常不相親,不訂親,不娶親。

隨着人們對自然徵象的認知不停科學化,風、雲、雷、電便不再神秘,原本經常的、盛大的祭祀或消逝,或轉換。

但客家人對雷神、雷公的信仰卻依然如故。

驚蟄的含義 驚蟄節氣的農事概要

其一,客家區域雖然難覓專門的雷神廟,卻種種廟觀差異水平地供奉着雷神。

其二,客家先民在耐久的雷神膜拜中,得出許多與農耕有關的知識結晶。

有關“雷神”、“雷公”的農諺廣為撒播:“正月雷鳴二月雪”,“正月玩過,二月趟過,三月雷公猛雨也要做”等等。

其三,雷神信仰已融貫於各地客家的歲時生涯或民俗禁忌。

驚蟄節氣習俗:驚蟄吃梨習俗(傳統典故)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驚蟄吃梨源於何時,無跡可尋,但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

傳說著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宗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着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賺錢,天長日久有了蓄積,在祁縣城定居下來。

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后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起勁創業光宗耀祖。

渠百川走西口做生意致富,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厥後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厥後驚蟄日也吃梨,亦有“起勁榮祖”之念。

驚蟄節氣習俗:驚蟄吃梨的其他三種由來

1、古代時生物種別對照多,有些熏染病也沒有100%的特效葯,而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蘇醒的時刻,吃梨是提醒人人小心並預防。

2、蘇北及山西一帶有撒播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也有人說“梨”諧音“離”,聽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整年的好收穫,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3、是由於驚蟄這個節氣萬物蘇醒!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除了注重防寒保暖,還因天氣對照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

以是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

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性,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結語:驚蟄節氣有着林林總總的有意思的傳說與典故,固然了驚蟄的習俗同樣值得我們去銘刻併發揚。今天小編給人人先容了關於驚蟄的習俗,希望能夠輔助到人人,讓每一小我私人都能加倍領會中國的傳統文化。

驚蟄的習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