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立春的時間 2017年什麼時刻立春

立春的習俗 立春時的習俗有哪些

立春的時間 2017年什麼時刻立春

導語:春季是萬物蘇醒的季節,也是農作物最先生長的季節,立春的時間每年都是紛歧樣的!你們知道今年立春是陰曆什麼時刻嗎,立春的寓意又有哪些呢

春季是萬物蘇醒的季節,也是農作物最先生長的季節,立春的時間每年都是紛歧樣的!你們知道今年立春是陰曆什麼時刻嗎,立春的寓意又有哪些呢?實在民間對於立春有許多差其餘習俗,差其餘地方文化作育了差其餘立春習俗,趕快來看看吧!

2017什麼時刻立春 立春的習俗有哪些呢

立春,陰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2017年立春是哪一天呢?今天就給人人帶來的2017什麼時刻立春立春的習俗有哪些呢,希望人人可以喜歡。

什麼是立春?

立春不僅是陰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風和日暖,鶯啼燕語;春也意味着萬物生長,農家播種。

立春是漢族民間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最先”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最先。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節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醫生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

2017什麼時刻立春?

確認2017年2月3日進入立春。

立春有哪些習俗?

1、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習慣流動是在立春前最先舉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約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全心製作春牛圖像。一樣平常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樂成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昔時就“五穀豐收”;糊上玄色紙,昔時收穫欠好。以是知縣放置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2、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牛”習慣流動用的“牛”。冬至節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巨細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刻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於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後由縣執事(縣長)親手扶犁執鞭打“春牛”,以示春耕最先。接着由群眾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牛”,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祥瑞話語。

3、迎春

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樣平常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群的地方。周圍插上彩旗。

迎春流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詳細時間以曆書表為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午夜。迎春流動一樣平常都在陣容赫赫的儀仗隊伍中,抬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后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着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抬的獨木杠子上,邊舉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

迎春的隊伍由四周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立春是什麼意思 立春要知道這些

4、游春、報春

迎春報喜后最先游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偉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陣容赫赫,十分壯觀。游遍周圍墟落,大街小巷。

游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校閱園地)后,繞場游兩圈,然後各自排隊站在放置的園地上。此時,恭請知縣老爺入春棚安坐,舉行報春儀式。按傳統的習慣,設有報春台,身着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群眾同聲呼應;第二報——“五穀豐登”,群眾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群眾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5、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舉行。《禮·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社日以祭神為主,併兼有鄉鄰聚會的意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昨。”唐代詩人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昔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後成為習慣撒播後裔,成為一種祭祀流動,意為大地繁衍萬物,祈禱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6、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習慣在唐代長安就有。據紀錄: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景妖冶”、“春暖花開”等內容。另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示意迎春的自願。若是會繪畫的人,常給門楣上畫一幅《臘梅圖》。

7、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習慣。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厘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示意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以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為“禳兒疹”,後者稱為“散疹”。

8、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帶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習慣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盛行。由於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祥的象徵。以是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窩,只要你能在庭房檁條下或房檐的牆壁上,搭上一小頁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修建起窩來。燕子是候鳥,春天飛到北方,秋天飛到南方。“不吃你家穀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窩兒子。”以是向陽人家都喜歡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滋生生息。每年立春這天,人們都喜歡佩帶“燕子”,稀奇是小孩,怙恃早就給他(她)們準備好了,他們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興緻勃勃,雀躍有餘。

9、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撒播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種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畜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單貼在牆壁上,用來鎮壓驅殺毒蠍。如寫:“穀雨三月中,天師到門庭。手執七星劍,斬殺蠍子精。”白水縣人民於穀雨節也有類似的流動,如在黃表上寫:“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上將軍。茶三盞,酒三巡,蠍子馬上化為塵。”用以驅除毒蠍。陝西西鄉一帶人民,每年在穀雨日天剛亮時,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蠍。

從2017年1月28日最先到2018年2月15日,為陰曆的丁酉年,俗稱“雞年”,長達384天。由於立春日通常在每年的2月4日前後,因此,明年“雞年”包羅有兩個立春日,即正月初七立春(2017年2月3日)和臘月十九再次立春(2018年2月4日)。

相對於“一年兩頭春”,另有“無春年”和“單春年”。“兩頭春”或“無春”的徵象,往往會在民間引發不少議論,有人甚至將此與休咎休咎、婚喪嫁娶聯繫起來。現實上,“兩頭春”或“無春”都是由我國陰曆和陽曆兩套曆法并行的制度造成的。“兩頭春”也好,“無春”也好,都只是正常的曆法演變,絕對不存在“吉祥”或“不吉祥”之分,民眾不必過於在意。

結語:中國將一年分成了24個節氣,立春是第一個節氣,立春的到來意味着一年的最先又來臨了!希望上述先容的這些立春的時間和知識以及習俗,人人能夠牢切記着哦,平時多領會一些保健知識照樣異常有利益的哦!

立春養生 立春做好這件事百病不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