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
分佈地區
江陵郡:原為春秋時期楚國的郢郡,漢朝時期置江陵縣,為南郡治所。南北朝時期齊國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及川東一帶地區。
新平郡:隋朝末期以北地郡之新平縣置新平郡。
歷史來源
楚(Chǔ)姓源出
1.源於羋姓,出自周成王給顓帝高陽氏之裔鬻熊之曾孫熊繹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2.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上大夫姬林楚,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3.源於改姓,出自唐朝時期重臣?遂良之後,屬於避難改姓為氏。4.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上大夫趙襄子之家臣楚隆,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5.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6.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7.源於傈僳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8.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9.傳說,楚氏出自古代賢者楚老,當為楚氏之始。
得姓始祖
熊繹。西周楚國建立者,文王師鬻熊之曾孫,熊盈族之裔。周初,熊盈族助紂王子武庚叛周,失敗后被迫南下,辟荊山(今湖北南漳西)為根據地,另圖發展。至熊繹時,成王念及鬻熊之功,封其都於丹陽,國號荊,爵同子男。后其遷都於郢,始改國號楚。楚於東周時為南方最大的諸侯國,曾一度十分強大。戰國後期楚滅於秦,其後世子孫為紀念故國,有以國為氏者,稱楚姓,並尊始建楚之熊繹為楚姓的得姓始祖。遷徙分佈
宋朝時期,楚姓大約4萬8幹人,主要分佈在河南、四川、河北、廣西、江西等地。河南為楚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楚姓總人口的四成。明朝時期,楚姓人口急劇減少,大約不足1萬,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北、湖南、河南、寧夏等地。當代楚姓的人口大約有28萬,為第二百五十二位大姓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23%。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楚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四川、湖南,這四省大約佔楚姓總人口的73%,河南為楚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楚姓總人口的四成。其次分佈於江蘇、陝西、黑龍江、山東、安徽等地。楚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豫鄂渝、冀晉京津南部、陝寧大部、甘肅東南、四川東部、貴州北部、廣西北部、湖南大部、江西西北、蘇皖魯大部、內蒙古東北、黑龍江、吉林大部,楚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0.2%睽笙j以士覆蓋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6.2%,居住了大約81%的楚姓人群。
堂號
楚姓的主要堂號有:“秉德堂”、“江陵堂”、“剛介堂”、“紫芝堂”、“聽雪堂”等。
宗族特徵
1、春秋戰國時代,楚氏先人一度表現搶眼,而亡於秦后,卻突然間銷聲匿跡,可以說楚姓於宋朝以前一直表現的比較沉寂。2、楚與熊、荊、米等姓氏可以說是同一大樹的不同枝恭弘=叶 恭弘。
3、楚姓之獨特適用楹聯有:“春秋並列五伯,戰國躍居七雄”,“司晨星漏傳萬世,姑蘇台圖煥千秋”,“宋朝炳炳轉運使,元代彪彪大將軍”等。
家族名人
楚衍:開封胙城(今河南省延津)人,宋朝天文學家。少通四聲字母。尤得《九章》、《緝古》、《綴術》諸算經之妙。明相法及《聿斯經》,善陰陽、星曆之數。自陳試《宣明歷》,補司天監學生,遷保章正。仁宗天聖初造新曆,授靈台郎,制《崇天歷》。進司天監丞。后又造《司晨星漏歷》,官終管勾司天監。楚 弁:安豐蒙城(今屬安徽省)人,元代將領。初仕金,為鎮國上將軍、壽春府防禦使。金亡,降宋,命守宿州。窩闊台汗十一年,以州降蒙古,命守之,宋兵來攻,城破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