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官氏
分佈地區
隴西郡: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庄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
歷史來源
亓官(qí guān)姓源出丌官姓,即亓姓,亓,古“其”字,也作“丌(古音 Qí 其,今音 Jī 姬)”。丌官,即亓官,原先是官名。百家姓之亓官司寇,雖經改姓運動,厥應有亓官之後流傳於世,或史書相關人物記載也。但觀之歷史文獻,均無後人之記載,只單姓亓有流傳,並自古有之,而無複姓流傳。
得姓始祖
笄(丌、亓)官。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有笄官這個官職,因此亓官氏的始祖不止一人。丌官複姓,後來在明初都演化成單姓亓。故亓氏和丌官氏源流一樣,姓源相同。他們的共同始祖是丌官一職。
遷徙分佈
丌官複姓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過,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四十位,在複姓中排序為第三十二位。關於丌官氏,據史籍《孔子家語・本姓解》說:“孔子年十九,娶於宋之丌官氏。”又《魯先賢傳》雲:“孔子妻丌官氏。”在史籍《元和姓纂》中亦有丌官氏。周代禮制中有掌管“笄”的笄官職,亦為世襲,後裔則官為氏,姓“丌官”。姓氏學者研究“丌”之字義與“笄”字相通,在古代,插笄為一種禮儀,所謂“女十五而笄”,不是隨便就可以使用的,因此,從先秦時期到列國諸侯都設有掌笄之官,專門董理公族的男女及笄之禮。而丌官氏,便是當時掌笄官的子孫。據史籍《郡望百家姓》記載,亓官氏望出隴西郡(今甘肅臨洮)、天水郡(今甘肅天水)。
今山東省的臨沂市蒙陰縣、費縣、鄆城縣、濟南市商河縣、萊蕪市、泰安市、濰坊市、鄒城市、蒙陰市、安丘市、淄博市博山區、東平市、濟寧市微山縣、昌邑市、青島市、煙台市、臨朐縣、青州市、棗莊市、菏澤市,河南省的內黃縣、洛陽市伊川縣、遂平縣、鄭州市、民權縣、南陽市、開封市蘭考縣,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海倫市、安達市、牡丹江市東寧縣、寧安縣、嫩江縣、北安市,遼寧省的瀋陽市、大連市、阜新市,河北省的保定望都縣,山西省的太原市、翼城縣、長治市,陝西省的西安市、大荔市、富縣,安徽省的阜陽市臨泉縣、阜南縣,吉林省的長春市、延吉市,江蘇省的徐州市、連雲港市、淮安市、豐縣,湖北省的十堰市,四川省的成都市、攀枝花市,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喀喇沁旗,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福州市,廣東省的深圳市、惠州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台灣省,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地,均有亓氏(丌官氏)族人分佈。
堂號
隴西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字輩排行
據說,亓氏(丌官氏)家族不按字排輩,而是按世系排輩,其實,本質上還是分門按字排輩。
山東萊蕪亓氏(丌官氏)字輩:“士勤(賓全能)胤(積)浩(林升)英(充宣德弘顯)夔(萬蓁萃薰燕)泰國明心清(溱洧沂)元宏聖學成俊修慶”。注:從勤、賓、全、能起分四門,各自排輩。
山東昌邑蕪亓氏(丌官氏)字輩:“同常國華繼成振興”。
山東東平亓氏(丌官氏)字輩:“立祥習正道”。
山東棗莊亓氏(丌官氏)字輩:“可開鶴汝學元一脈珍傳廣友功繼世昌”。
安徽阜陽亓氏(丌官氏)字輩:“賢明培先信”。
亓氏(丌官氏)一支字輩:“道永連化河逢清雲法祿洪”。
亓氏(丌官氏)一支字輩:“有傳成朝慧”。
家族名人
丌官氏:(公元前?~前485年待考),女,宋國人,孔子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