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氏
分佈地區
滎陽郡:秦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原陽市。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
襄陽郡:東漢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宜城縣、當陽縣、遠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
歷史來源
郟(Jiá 郟)源出
1.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後裔,以地名為氏。2.出自春秋時期的鄭國,以地名為氏。3.出自羋姓。羋姓為春秋時期楚國的王族。
得姓始祖
郟張。據《姓苑》上的記載,出自郟大夫郟張,他的後代就以封邑為姓氏。望族居於武陵郡,就是現在的河南省漵浦縣南部。郟氏後人尊郟張為郟姓的始祖。
遷徙分佈
郟氏或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十七位門閥。郟氏家族主要有兩支來源,一支出現在周朝初年,一支出現在春秋時代的初期,兩支都是“以地為氏”而得姓的。第一支郟氏,根據《元和姓纂》的記載,周成王定鼎於郟,定居在這個地方的人就以郟為姓氏,望族出自滎陽、武陵。郟氏發源地就在河南省開封附近,後來繁衍到滎陽(即現在的河南省成皋)及湖南廣陵兩地,周平王東遷之後,變成了鄭國所屬的一個邑,稱為郟邑。第二支郟姓,根據《姓苑》上的記載,出自郟大夫郟張,他的後代就以封邑為姓氏。望族居於武陵郡,就是現在的河南省漵浦縣南部。郟姓出了不少名人,像受學於鄭銓、博學而又多聞,精於經傳的大學者郟元鼎;著名的水利專家,撰胡《吳門水利書》,曾於熙寧及元右年間兩度出任農丞的郟;為王安石所推重,繼承其父業,對水利有所發明的郟僑;清代的畫字郟掄逵等等,都是值得稱道。今江蘇省的徐州市豐縣、張家港市,山東省的濟寧市、嘉祥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旺角,上海市,內蒙古自治區,海南省的海口市,安徽省的蒙城縣,江西省的玉山縣等地,均有郟氏族人分佈。
堂號
滎陽堂:以望立堂。
武陵堂:以望立堂。襄陽堂:以望立堂。
司農堂:宋朝的郟僑。特別有才氣,他繼承父親完成了《水利書》的編撰。他的父親開始是廣東安撫機宜,向朝廷獻了《吳中水利論》,朝廷委任他為司農丞。後來皇帝聽信了奸臣的話,罷了他的官,他回到家以後按自己書中所寫的方法興修了水利農田,一年以後就獲得了特大豐收。皇帝於是知道了他的方法是對的,於是恢復了他的官職。
三吳堂:北宋朝時期的崑山人郟??,字正夫,宋嘉?v年間進士,歷官司農丞、溫州知州。曾上書《吳中水利論》,詳細論述吳中水利的六失、六得。又著有《吳門水利書》。“三吳”,地區名,《水經注》以吳郡、吳興、會稽為三吳。後人以其功糜三吳,立以為堂。
六合堂:唐朝時期的人郟滂,官六合縣宰,能詩,所到之處,都有題詠,後人因其著稱於六合縣,立以為堂。
家族名人
郟??:字正夫(1038~1103),太倉人,北宋著名水利學家。
郟倫逵:清代時期的著名畫家,字蘭坡,號“鐵蘭道人”,江蘇長熟人。擅長於畫山水墨蘭,在當時名震一時。存世的作品集有《白雪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