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氏
分佈地區
江陵郡:原為春秋時楚國郢郡,漢置江陵縣,南齊改置江陵郡,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及川東一帶。
扶風郡:漢武帝置右扶風,在今陝西省長安縣西。
歷史來源
戎(róng)姓,較罕見姓氏。遼寧清原、內蒙古烏海、湖北利川、山東東明、河南偃師等地均有分佈。
戎(Róng)姓源出
1.出自姜姓,周朝時有戎國,為齊國附庸。戎國滅亡之後,其公族後裔以國名為姓,遂為戎氏。2.以職官為氏,周朝時有掌管軍械的官員名戎右,其後代子孫亦稱戎氏,成為戎姓一支。3.出自宋微子之後,據《潛夫論》以及《姓氏考略》上記載,上古周朝時(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亂后,把商的舊都周圍地區分封給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定國號為宋,建都於商丘,其後世子孫以戎為姓,這是正宗戎姓的一支,望族居江陵郡(今湖北省江陵縣)。4.出自少數民族。
得姓始祖
獯鬻戎、微子啟、戎胥軒、督戎、戎律。
遷徙分佈
關於戎姓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是起於周朝時候的一個叫戎國的小國。戎國滅亡后,王族的後代中的以國名為姓氏,形成了另一支戎姓來源。
春秋時期,北方有少數民族叫作戎族,戎族後來建立了戎國(今山東省曹縣東南),在往後戎族逐漸與漢人通婚融合,接受漢族的文化,取單姓,就以國名為姓氏,稱為戎氏。秦末漢初,江陵人戎賜任連敖、都尉等職,在攻秦伐項之戰中,戎賜因統兵伐敵立有戰功,被高祖劉邦封為柳邱侯(八千戶)。高后(呂雉)五年(公元前183年),戎賜讓其子戎安國承襲柳邱侯一爵,自己退居淮陰。漢景帝初年(公元前156年),戎安國之子駙馬戎嘉成被封為敬侯。因戎嘉成勤奮好學,才華出眾,景帝下詔把先帝(文帝)設在曲阿(訪仙境內)之東、嘉山麒麟崗之間貯置冊書的冊堂封賜給他。從此,戎嘉成就在冊堂建住宅,造蒼院,砌方井,建有一條駙馬街,他營造出一座路平道暢,景色誘人的豪華莊園供家族及其後人世代相居。開闢了戎氏丹陽支,成為冊堂戎氏的始祖。嘉成遷冊堂后,子孫繁衍,家業興旺。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蒼院仙井及駙馬名街成了商賈貿易往來的鬧市,文人名宦遊覽觀光的勝地。但是,冊堂戎氏家族在繁衍生息的歲月里,也曾累經滄桑,迭遭災禍,致使後生家業蕭條,子孫疏散,有的遷移揚州、廣東,也有的遷移北直。至宋末元初,在這長達14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譜載戎氏僅為29世。戎嘉成的29世孫戎國治(太學生),因不願出仕外族,攜妻來到冊堂尋訪祖宗舊址,於是卜居此地。嘉成生謀、謨、淇、詞、誥四子和一女歸宿后冊,將已成家立業的長子謀單獨留在大山。到戎謀的孫子輩時,又有良知、良能、良相、良棟等孫遷居后冊。戎國治為大山戎姓始祖(余略)。
堂號
柳丘堂:秦末時,戎賜借連敖的引薦跟隨了漢高祖劉邦。因破三秦有功,升了都尉。消滅項羽之後,他被封為柳丘侯。
戎姓字輩排行
江蘇興化戎氏字輩:“彩定福九生中朝文”。
江蘇邗江戎氏字輩:“兆長有鶴治國其家盛”。
浙江慈北戎氏字輩:前排行:“百千萬億元享利貞森榮孝儒端杲福壽仁義禮智文行忠信”;後排行:“正誼明道立德存誠敦倫飭紀顯棠懷清誦芬詠烈克振家聲”。
重慶沙坪壩戎氏字輩:“克斯柱元祺光宗萬世興成學開國祥德澤定邦長”。
廣東惠來戎氏字輩:“振家光明正大”。
貴州戎氏一支字輩:“世德生龍紹家聲”。
戎氏一支字輩:“應自起錦象子學希奇章聖澤懷先古仁德樂芬芳”。
戎氏一支字輩:“丁光正加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