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氏
分佈地區
平原郡: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設置,相當於今山東省西北部平原縣一帶。
歷史來源
「東姓」源出
東(Dōng東)姓源出有三:1、出自舜有七友東不訾之後為東氏。據《集韻》載,舜帝七友之一東不訾之後。七友為:雄陶、方回、續牙、伯陽、東不訾(一作東不識)、秦不虛、靈甫。《屍子》雲:“舜士友有東不識,《廣韻》作東不訾。”東不訾的後代,有的就用“東”作為自己的姓氏,遂成東姓。2、出自風姓,太昊伏羲之後有改姓東氏。據《路史》載,伏羲氏之後東蒙氏之後人有居於東方者,以居地為氏,后改東氏。3、漢複姓十三氏中有東宮、東郭、東門、東野、東田、東陵、東蒙、東萊、東邱、東鄉、東里、東關、東閭等複姓,後有改東氏者。
得姓始祖:東不訾。據《通志・氏族略》上說,東氏是舜七友東不訾的後代,望出平原。而《姓氏考略》上說東氏是伏羲之後,望出平原。另《屍子》上記載:“伏羲之後,舜七友有東不訾。”由此看來,東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姓氏,推算起來,至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望族居平原郡(今山東省平原縣南)。東氏後人奉東不訾為東姓的始祖。
遷徙分佈
東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傳伏羲氏為東方部族的首領,而他的部落的發展最為迅速,生產方式最先進,伏羲的部落在華夏發展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偉績,他的後代中就以東為姓,藉以紀念他在東方部落的貢獻。而在先帝舜時,他有七友,其中之一名為東不識(或東不訾),他的後代都用東為姓。
堂號
友舜堂:古時東不識是舜的朋友。
玉林堂:明代東升,博學能文,教子有方,生4子,3人中了進士,人們稱他“玉林鳳群,科第世家”。
【東姓宗祠通用對聯】
〖東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關中華胄;明代玉林。――佚名撰東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元代鞏昌人東良會,以總管守商州,紅巾軍起義時,命他兩個兒子攜家出逃,一個居華州,一個居朝邑。後來,兩地的後代繁衍興盛,成為關中大族。下聯典指明代人東?N,博學能文,為官多有惠政。四個兒子有三个中進士,人稱“玉林鳳群,科第世家。”
虞廷賓友;漢室中郎。――佚名撰東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東姓的始祖東不識,傳說中的虞舜七友之一東不識(一作東不訾)。《戰國策齊策四》:“堯有九佐,舜有七友(七個友人:雄陶、方回、續牙、伯陽、東不識、秦不虛、靈甫)。”下聯典指漢代涇州人東富,官中郎將。
附錄:【東姓典故、趣事】
〖東施效顰〗“東施效顰”源於《莊子・天運》。西施是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一位美女,《莊子》裏面記載道:有一次西施害心病而捂着心口,皺眉戚額地走路。村子里有一個名叫東施、模樣長得非常醜陋的女子看見后,認為西施那種樣子非常好看,於是就模仿着西施,也捂着心口,皺眉蹙額地走在村莊里,想增加自己的美貌,博得別人的讚歎。可是,事與願違,人們見了好那種怪模樣,趕緊把門關上,不願見她,即使見了她,也避得遠遠的。她只知道西施眉蹙額看起來很好看,卻不知道為什麼西施皺眉蹙額就非常好看。後來,人們就用“東施效顰”來比喻模仿別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醜。有時也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根底差,學別人的長處沒有學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