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百家姓 正文

茹氏

茹氏

分佈地區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相當今河南省境內黃河北岸武徙縣一帶。

河南郡:漢高帝時置,相當今河南省洛陽地區。

歷史來源

「茹」源出

茹(Rú)姓源出有三:1、出自古代柔然部族。北魏時郁久閭氏建立柔然國,稱受羅部真可汗。柔然國也稱做蠕蠕、茹茹,源出東胡,為遊牧部落,常居於陰山一帶。西魏時,柔然部族為突厥所破,遂並如突厥,其部族後人多以族名茹茹為姓。一部分入中原后,以茹為氏,稱茹氏。2、出自如姓。漢代有如淳,其後代子孫在“如”字上加草字頭為茹姓。3、出自鮮卑族。南北朝時,後魏時代北有三字姓普六茹氏(一作普陸茹氏或普陋茹氏),入中原后改為茹姓。

得姓始祖

蠕蠕。據考證,茹氏一姓傳自古代北狄蠕蠕族。《通志・氏族略》記載,北狄蠕蠕族人遷入中國,自稱為為茹氏,望出河南。我國的茹氏家族除了源自蠕蠕的一支之外,同時期另有一支外來的種族即普陋茹氏改姓茹,《河南官氏志》也有“普陋茹氏必變茹。”的記載。這支茹氏也是以河南為他們的開基之地。望族居河內郡(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茹氏後人尊蠕蠕為茹姓的始祖。

遷徙分佈

茹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北魏前身的遊牧鮮卑族中有普陋茹氏,其後人簡為“茹”氏,此為茹氏的最早起源。另外當時有部落為柔然族,也被稱為蠕蠕,芮芮,及茹茹族,北魏時,進入中原並建立柔然國。而族人就以前族名為姓,或為柔,或為茹,或為芮,茹氏也就隨之產生了。對於漢人,茹姓也有相對獨立的起源和發展,在漢朝,河內郡縣境內,出了一位姓名為如淳的人,他的後代就將他的姓氏上加了草字頭,變為茹字,源此漢族也產生了茹姓。

堂號

終養堂:唐朝時有茹榮,自幼死了父親,事母至孝。他開始在縣裡當小官德時候,縣官送給他一支瓜。他拿回家給母親吃,一會兒又回到衙門。縣官問他干什麼去了?他如實回答了縣官。縣官到他家看了看,果然如此,就叫他回家侍奉母親,每月工資照發。

【茹姓宗祠通用對聯】

〖茹姓宗祠四言通用聯〗望出河內;源自柔然。――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茹姓的郡望和源流(見上題頭《四、郡望堂號》和《一、姓氏源流》介紹)。

符分魏虎;位珥齊貂。――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後魏茹皓事典。下聯典指南齊茹法亮事典。

〖茹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明代炳炳忠誠伯;清朝彪彪狀元公。――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明代兵部尚書茹千,衡山人。建文時奉詔至龍潭見燕王議和。成祖即位,封忠誠伯。下聯典指清代乾隆狀元茹?保?字古香,會稽人。官至兵部尚書,有詩集。

〖茹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古之遺直壯元門第;香其幽遠忠誠人家。――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清代乾隆狀元茹?薄O鋁?典指明代兵部尚書茹千。

壽越期頤,朝端與宴;少負氣節,吏治有聲。――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明代無錫人茹文中,永樂年間隨父親遷居燕地。天順年間一百零四歲時,英宗在便殿召見他,賜予冠帶,又命順天府設宴招待,還命吏部尚書姚夔到他家去致賀。下聯典指北宋舒城人茹孝標,少年時負節氣,好學不倦。天聖年間進士,以都官員外郎出任江州知州,有政聲。

少負氣節,有聲吏治;幼學親情,無忝家規。――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宋代天聖進士茹孝標,舒城人。負氣節,好學不倦,以都官員外郎出知江州,有治聲。下聯典指唐代名人茹宋的事典。

家族名人

茹法珍:南齊時東昏侯的寵臣,與梅蟲兒一起,誤國弄事,最後被蕭衍斬首。

茹 皓:後魏文帝的著名冠軍將軍,他不但武藝高強,還知書識禮,聰敏而待人謙和,十分受朝廷的器重,既參与國家大政,又能折節下人,受當時人稱讚。

茹 瞻:字孝博,北齊時東安人。南州舉秀才,歷官侍郎。清朗剛直而見稱。據說,當他舉秀才之時,皇帝就親口說過:“今日之選,不可無茹生”的話,可見茹瞻的才華,卒於侍御史。

茹 洪:明朝大畫家和大書法家。他因為楷書寫得好,名氣傳到京城,王公貴族都收藏他的墨寶,他於是進京,寫字作畫。他善於畫山石竹木,並且因為受古車的薰陶,作畫氣韻高古,名重一時。

茹冠鑫:明朝名將之兒,年僅16歲的他跟隨父親茹關西參加朝鮮戰爭,在稷山帶兵大敗黑田長政。

茹 ??:明代兵部尚書。建文帝時奉詔至龍潭見燕王朱棣議和。后明成祖即位,封為忠誠伯。

茹 ?保呵宕?乾隆狀元。官至兵部尚書,有詩集。

茹孝標:宋代天聖進士。負氣節,好學不倦,以都員外郎出知江州,有治聲。 南齊有大司農茹法亮,明代有刑部員外郎茹連。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