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百家姓 正文

晏氏

晏氏

分佈地區

齊郡:西漢初年將臨淄改為齊郡,治所在東平陵。相當於今天的山東臨淄市一帶。

歷史來源

「晏」源出

晏(Yàn)姓源出有三:

1、來源於姜姓。春秋時期的齊國大夫晏弱被分封於晏,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齊河縣西北的晏城,所以他以晏作為自己的姓氏。他的後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以支。

2、來源於陸終氏,是陸終子晏安的後代。傳說中的古帝顓頊的第五個兒子叫做陽安,他的後代便以晏作為姓氏,並且在春秋時期與高、國、鮑一起成為齊國的四大望族,世代在齊國做官。

3、來源於上古堯時期的大臣晏龍。據說晏龍是堯時掌管音樂的大臣,為歷史上最早的晏姓人物。晏龍被認為是此支晏氏的始祖。

得姓始祖

晏安。晏氏的出處,我國最古老的《世本》專籍記載說:“陸終子晏安之後。”此外,《姓氏考略》上說:“世本,陸終第五子晏安,唐堯君有晏龍,見山海經,當為晏氏所自出,望出齊國。”由此可見,晏氏是一個具有幾千歷史的古老家族,他們的得姓始祖是晏安,是陸終的第五個兒子。陸終則是祝融氏吳回之子,推算起來,他們是黃帝的後裔,龍圖騰的族人。這個古老的客族,傳到了春秋時代,家族昌盛,成為齊國四大貴族之一。主要繁衍於現在的山東省境內,因此,《元和姓纂》一書記述他們的源流說:“左傳,晏子名弱,齊公族也,生嬰,字平仲,晏父戎,晏公釐並其族,漢有司隸校尉晏將。”望族居齊郡(今山東省臨淄縣)。晏氏後人尊晏安為晏姓的始祖。

遷徙分佈

晏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晏姓出自姜姓。上古時候的黃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領,他的氏族崇拜龍圖騰。黃帝有個孫子叫作顓頊,也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領。顓頊又有一個曾孫,叫晏安,而晏安就是晏姓的始祖。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大夫被封在晏(今山東省齊河縣西北的晏城),他的後代以封地名作為姓氏,稱為晏氏,世代相傳,就形成了現在的晏姓。晏姓的望族居住在齊郡,即是今天的山東臨淄一帶。晏姓是當今較罕見姓氏,但分佈頗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27%,居第二百四十一位。尤以湖北、四川、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晏姓佔全國漢族晏姓人口的82%。

堂號

廉儉堂、久敬堂:春秋時期的齊國宰相晏嬰,他雖然身居高位,卻嚴格要求自己,力行節儉,很少吃肉,他的妾也不穿帛,他的一件狐裘穿了30年。孔子對他的品行很讚賞。

【晏姓宗祠通用對聯】

〖晏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出齊郡;姓啟晏龍。――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晏姓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臨川名士;齊國賢卿。――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北宋詞人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景德年間賜同進士出身,慶曆年間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其詞作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語言婉麗。下聯說春秋時齊國大夫晏嬰,字平仲,夷維人,齊靈公時,繼其父親晏弱為齊卿,歷靈公、庄公、景公三世。曾奉景公命出使晉國聯姻,與晉國大夫叔向議論齊國政治,預言齊國政權將為田氏所取代。雖至高官,但生活儉樸,每頓飯不吃第二種肉菜,妾不穿絲帛做的衣服,他的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在諸侯中享有很高威望。後人採集他的言行,編成《晏子春秋》。

霸君建績;興學做人。――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春秋・齊大夫晏嬰名顯諸侯。下聯典指宋・晏殊知睢州時興學授徒,人才輩出。苴裘共仰;骨鯁無慚。――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春秋齊晏嬰。下聯典指宋晏敦復。

〖晏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晏子光萬古;棋經煥千秋。――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春秋時齊國正卿晏嬰,字平仲,夷維(今山東省高密)人。連任靈、庄、景三朝正卿、執政五十餘年,以節儉力行,謙恭下士著稱於時。有《宴子春秋》內外篇,凡八卷二百十五章。下聯典指宋代棋師晏天章,有《元元棋經》傳世。論駁廿四事;文集百卷書。――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宋代吏部侍郎晏敦復,曾論駁二十四事,反對秦檜投降求和的主張。官至尚書等職。下聯典指宋代神童晏殊。

〖晏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秉軸選才,終招快婿;結寨御賊,夙仰恭人。――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宋晏殊善知人,二女分別嫁富弼、楊蔡。下聯典指宋曾氏寡婦晏氏募田丁,結寨若牛山下,捶鼓擊賊,賊平,受封為恭人。

童子能文,仰同叔之天坦;相臣克儉,美平仲之家風。――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宋代神童晏殊,字同叔,臨川人。景德初,以神童薦,真宗召與進士並試廷中,殊援筆成。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工詩擅文,有《類要》一百卷,《文集》二百四十卷。下聯典指宋代名人晏敦的事典。 

家族名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