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百家姓 正文

冀氏

冀氏

分佈地區

渤海郡:西漢時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相當於現在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灣一帶。渤海郡國:唐代東北??H族等建立渤海郡國,相當於現在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

歷史來源

「冀」源出

冀(Jì)姓源出有二:1、出自以國名為氏。相傳唐堯的後代,在西周時有被封在冀國(今山西省河津縣一帶)的,後來,冀國被虞國所滅,冀國的公族後代遂以原國名命姓,稱冀姓。2、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期,晉獻公滅掉了虞國,冀遂成晉邑。後來晉國大夫郄芮因迎立晉惠公有功,被封於冀,世稱冀芮。他的子孫以封邑命姓,稱冀姓。

得姓始祖

冀芮。冀姓是唐堯的後代,得姓於春秋時期,是一個以國為姓的姓氏。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地理名詞,古代九州中就有一個冀州,領域就在現在的河北、山西兩省以及遼寧省遼河以西、河南省黃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冀國大約是3000年前周朝的一個諸侯國,由唐堯後裔所傳。到了春秋時期,冀國被晉國所滅,唐堯這一支後裔,依照當時的習慣,就以國為姓,稱為冀氏。當年冀國的國都,就在現在的山西省河津縣東北一處叫冀亭的地方。冀國滅國后變成了晉國的一個邑,後來被晉君封給大夫冀芮,冀芮的後代子孫,後來就“以邑為姓”而姓了冀。這在《路史》上有記載,說唐堯的後裔有冀氏。而根據《元和姓纂》上記載,晉國大夫冀芮,食采於冀邑,他的子孫後來就以冀為氏。望族居於渤海郡,即現在的河北省淪縣一帶。故冀氏後人尊冀芮為冀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佈

冀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西周時有冀國(今山西省稷山縣一帶),冀國人後來以冀為姓氏。另外,春秋時期,冀附屬於晉國,晉國大夫谷芮被晉王封在冀,稱為冀芮,他的後代也稱為冀氏。冀姓中人在我國歷史上也有上佳的表現。譬如,北周冀俊,“性沉謹,善隸書”,因功累遷昌樂郡守及湖州剌史,為官每年以清約恬靜自處,而且前後年所歷俱有政聲;金代詩人、尚書省都事冀錫;明代理學家冀亭;現代政治家冀朝鼎等,都為冀姓名人。

堂號

革弊堂:革弊意思就是革除不好的政策法令。明朝時冀綺任戶部主事,後來又任應天府府尹,后改為京兆尹。他在為官期間,先到民間了解情況,凡是不利於民的政令都全部革除。

【冀姓宗祠通用對聯】

〖冀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出渤海;姓啟冀國。――佚名撰冀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冀姓的郡望和源流(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作清靜吏;留端恪名。――佚名撰冀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南北朝時北周陽邑人冀攜,字僧攜,性情沉穩謹慎,擅長寫隸書,又善於模仿他人字跡,曾奉文帝命令仿寫魏帝敕書。歷官襄樂郡守、湖州刺史、驃騎大將軍,封昌樂侯。為官廉潔而清靜。所到之處,頗有政聲。下聯典指明代益都人冀練,字純夫,嘉靖年間進士,由長安知縣升任戶部主事,因耿直很久不得升遷,神宗時官至戶部侍郎。以清廉勤奮著稱,死後謚端恪。

〖冀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著作擅詞壇之譽;太原蜚循牧之聲。――佚名撰冀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唐・冀重,字子泉,定州容城人事典,下聯典指漢・冀簡事典。

〖冀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善畫工詩,弱冠有聲太學;研經窮理,壯年傳名濂溪。――佚名撰冀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金代進士冀禹錫,字京用,龍山人。幼聰慧,工詩善畫,弱冠有聲太學。下聯典指明代學者冀元亨,字惟乾,武陵人。正德舉人,師王守仁,主講濂溪書院。

聲著湖州,雅持清約恬靜;書編冀子,足征學識文才。――佚名撰冀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北周驃騎大將軍冀俊,字僧俊,陽邑人。善隸書,特工模寫,與真無異。后歷襄樂郡守,遷湖州刺史,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昌樂侯。性廉靜,所歷頗有聲。下聯典指唐代學者冀重事典。清代刑部主事。

以諫享譽;北周驃騎將軍,持廉聞名。――佚名撰冀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清代刑部主事冀如,廣平人。以進士授刑部主事,后升工部尚書,以所諫多切時弊聞名。下聯典指北周驃騎大將軍冀俊,字僧俊,陽邑人。    

家族名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