璩氏
分佈地區
豫章郡:漢朝將秦朝時的九江郡改為豫章郡,治所在南昌。相當於現在江西省境內地區。黎陽郡:西漢置黎陽縣,北魏改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浚縣一帶。汲郡:晉泰始二年置郡。故址在今河南省汲縣一帶。
歷史來源
「璩」源出
璩(Qú)姓源出有二:1、出自以寶飾為氏。古代“璩”和“?L”通,指一種金、銀製成的耳環,此物創始人的後代子孫遂以“璩”為姓,稱璩姓。古人很看重玉,將玉的堅緻、光采、純粹、發聲等來比喻人的品德,並且寄以吉祥的象徵,所以佩帶玉是很光採的事。並認為佩玉不能隨意解去。這樣,玉的製品也多種多樣,而與玉有關的物,一般都加斜玉旁,璩字就指玉做的耳環,當然是高貴之物,於是就產生了璩姓。2、出自姬姓,與蘧姓同源,以邑名為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時,康叔(姓姬名封)被封於衛,都於朝歌(今河南省淇縣西南)。至春秋時期,衛國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衛君封於蘧,為伯爵,史稱蘧伯。蘧伯的後代以蘧為姓。由於蘧與璩讀音相同,所以蘧姓在發展過程中,而古代玉環稱作璩,由於璩很高貴,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為意思較好的璩姓,於是蘧姓就改成璩姓。也有少數蘧姓人單把草頭去掉,改為遽姓。
得姓始祖
蘧伯玉。璩氏的先祖為春秋戰國時衛國大夫蘧伯玉,河南長坦縣伯玉村人,傳二十七世至“璦”,曾任唐光祿大夫,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於唐朝天寶年間蒙冤遭參,為避禍將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為“璩”、“瞿”和“渠”,音同字異,仍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頭,去走之,意在願後人不做官、不坐車,做布衣平民,耕讀傳家;加玉旁,意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雖為小姓,亦不失源遠流長。北宋錢塘儒生編撰之《百家姓》,最初所載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為“璩”姓。蘧伯玉事衛三公(獻公、襄公、靈公),因賢德聞名諸侯。據《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訓》稱:“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魯,而天下莫能亡也;璩伯玉以其仁寧衛,而天下莫能危也。”故璩氏後人尊蘧伯玉為璩姓的始祖。
遷徙分佈
璩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璩是古代一種由金、銀製成的玉環,古時候的人認為玉石是很高貴的東西,所以就有人以這種器物為姓,稱為璩氏,成為璩姓的一支。另一支源出於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時,康叔(姓姬名封)被封於衛,都於朝歌(今河南省淇縣西南)。至春秋時期,衛國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衛君封於蘧,為伯爵,史稱蘧伯。蘧伯的後代以蘧為姓。由於蘧與璩讀音相同,所以蘧姓在發展過程中,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為意思較好的璩姓,也有少數蘧姓人單把草頭去掉,改為遽姓。因此璩、蘧、遽姓同源,並存於世。璩姓主要分佈在河南、湖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河北、山東、江西、浙江、江蘇等等省。璩姓的望族多出自黎陽,也就是今天江北淮南一帶。堂號君子堂、及聖堂:源自春秋戰國時衛國大夫蘧伯玉。唐代開元三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為“衛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為“內黃侯”,並在河南省長垣縣縣城東南5公里的伯玉村建祠對他進行祭祀。石波堂:明朝進士璩光岳,任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后升吏部,著有《石波館集》。
堂號
西川堂:唐代良吏璩瑗,官光祿大夫,封為西川侯。
【璩姓宗祠通用對聯】
〖璩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姓啟佩玉;望出黎陽。――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璩姓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伯昆清政;光岳草書。――李文鄭撰璩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明代桐城人璩伯昆,字山甫,少年時就以才華出名。崇禎年間以明經官江西武寧縣令,政治清明,獄訟大減。下聯典指明代江西新城人璩光岳,字山仲,號三谷,進士出身,官兵部職方司員外郎。擅長草書,著有《石波館集》、《老子解說》。
丘陽文士;西蜀通侯。――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宋・岳陽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下聯典指唐・璩璦封川西侯。
〖璩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光岳郎官多著術;伯??御史有才名。――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明代進士璩光岳,字山仲,江西新城人。號三谷。官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后升吏部。善草書,著作較多,有《石波館集》、《老子解說》等。下聯典指明代廣東道御史璩伯??,字山甫,桐城人。少有才名。歷官江西武寧令等。政平訟簡,文教尤著。
〖璩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四蜀通侯,懋功受賞;岳陽文士,登第成名。――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唐・璩璦因功被封川西侯。下聯典指宋・岳陽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
寡過未能,學造賢人之地;知非雖晚,德成君子之資。――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春秋戰國時衛國大夫蘧伯玉事典(見上題頭《三、歷史名人》介紹)。
保境息民,共仰璦公事業;騎騮看杏,咸推秉祖文章。――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唐代良吏璩璦事典。下聯典指宋代文士璩秉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