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氏
分佈地區
河南洛陽,浙江吳興縣
歷史來源
丘(邱)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七。
「邱」源出
1.出自姜姓,為姜太公的後裔。西周初年,太師呂尚(姜姓,呂氏,名望)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被封於齊,建齊國,都營丘(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舊臨淄),號稱齊太公,俗稱姜太公。其子孫中後有以地為氏的,稱為丘氏。2,出自姜姓,姜太公後裔,因輔佐有功,其中一子被賜丘姓。3.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時,封其小兒子曲烈於?(今河南省柘城縣北),至周靈王時,為莒國所滅,其子孫去邑為曾氏,其後分支中就有以丘為氏。此為曾、丘聯宗之說。4.出自媯姓,以地為氏。春秋時,陳國(開國君主是胡公滿)有宛丘,邾國(傳為顓頊後裔挾所建,曹姓)有弱丘,居者皆以"丘"為氏。5.出自他族改姓。《後漢書・烏桓傳》載烏桓有丘氏,如漢代少數民族烏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魏書.官氏志》載有鮮卑族複姓丘林氏、丘敦氏改為漢字單姓丘。
遷徙分佈
先秦時期,邱(丘)姓活動的地區主要在山東地區,後向西進入陝西地區。秦漢時,邱(丘)姓南遷到江淮地區,定居於浙江紹興的一支發展最快,在南北朝時形成了著名的吳興丘姓望族,邱(丘)姓主體已經由中原和北方移入了江南。到唐宋時期,邱(丘)姓在華北、中原、四川等地均有分佈,宋朝時邱(丘)姓已經成為江浙、閩中的大姓,廣泛分佈於南方各地。清初進入台灣,如今成為台灣的著名大姓。清末民國初,南方邱姓首先提出恢復丘姓,這樣在當代的中國人中同時存在邱、丘兩姓,但多數仍以邱為姓。當代邱(丘)姓的人口已近380萬,為全國第六十五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