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氏
分佈地區
安徽亳縣
歷史來源
「婁」源出
婁(Lóu)姓源出有二:1、出自古代鮮卑族複姓所改。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匹婁(又稱疋婁)氏、伊婁氏、蓋婁氏、乙那婁(亦作壹那婁、一那婁)氏,入中原后一併改為婁姓,亦稱婁氏。2、以國名為氏。《風俗通義》載,春秋時有邾婁國(在今山東省鄒城市一帶),子孫有以婁為氏,是婁氏的又一支。
遷徙分佈
婁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婁姓源於姒姓,是大禹的後代。周武王滅商后,把夏帝少康的後代東樓公封於杞國(河南省杞縣)。至春秋時期,杞國在周圍大國的威脅下被迫東遷,杞君有一支子孫被封在婁邑(今山東省諸城西南),後來以婁為姓。此外,北魏時匹婁氏、伊婁氏、乞婁氏、乙婁氏都有人改姓婁。婁姓望居譙郡(今安徽省境內)。西漢初年有大臣婁敬,因建議劉邦入都關中有功,被賜姓劉。劉邦被匈奴打敗后,他提出“和親”政策,被採納。
家族名人
婁堅:明代詩人。經明行修,工詩善書,時人合唐時升、陳嘉燧、李流芳及婁堅詩刻,謂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婁諒:字克貞,上饒人。著《日錄》四十卷、《三禮訂訛》四十卷。謂《周禮》皆天子之禮,為國禮。《儀禮》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禮,為家禮。以《禮記》為二經之傳,分附各篇,如《冠禮》附《冠義》之類。不可附各篇者,各附一經之後。不可附一經者,總附二經之後。其為諸儒附會者,以程子論黜之。著《春秋本意》十二篇,不採三傳事實,言:“是非必待三傳而後明,是《春秋》為棄書矣。”其學以收放心為居敬之門,以何思何慮、勿忘勿助為居敬要旨。然其時胡居仁頗譏其近陸子,后羅欽順亦謂其似禪學雲。
婁仲英:元代畫家,善山水,《山居圖》頗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