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氏
分佈地區
樂安郡,今山東廣饒縣。東安郡,治所在今浙江富春縣。
歷史來源
「任」源出
1、任不齊。春秋時期楚國人,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被唐朝皇帝追封為任城伯,宋朝天子加封為當陽侯。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儇、依。其中被賜以任姓者,其後裔就以任為姓。2、由遠古妊姓衍傳。與女性妊娠有關,可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產生的古姓之一。3、出自風姓。《通志・氏族略》記載,認為任姓子孫是太昊之後:為風姓之國,故址在今山東濟寧一帶,其後子孫以國為氏。4、其他改姓而來。如元代王信之子宣,為避難改姓任,其後代亦稱任氏。5、少數民族改姓而來。據《魏書》所載,巴(即板木盾族)夷帥有任姓;另外古代少數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有任姓;今瑤、回、滿、蒙、土家、羌、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歷史遷徙
先秦時期,任姓主要活動於山東、河南、湖北地區。秦漢時,任姓已擴散到陝西、四川、甘肅、廣東、江蘇、浙江等地。三國兩晉時,任姓的分佈更為廣泛,但其主體仍在北方和中原地區。宋朝時任姓已移民福建。清初任姓進入了台灣。宋朝時期,任姓大約有35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6%,排在第四十七位。任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佔全國任姓總人口的31%。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四川、山東、河南,這三省任姓大約佔全國任姓總人口的70%。其次分佈於湖北、甘肅,這兩省的任姓又集中了任14%。全國的任姓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北地區,形成了以西部川隴、中部豫鄂、東部齊魯為中心的三塊任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任姓大約有31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33%,排在第七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任姓人口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減少了。主要分佈於北方的任姓,長期的籍劣戰亂使其受到了嚴重的衝擊。明朝時期,山西為任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任姓總人口的21.8%。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西、山東、浙江、四川四省,大約佔全國任姓總人口的61%。其次分佈於江蘇、河北、陝西、河南,這四省的任姓又集中了21%。宋元明期間,任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中原地區向東南、向西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北方山西、西部四川、東部山東、東南江浙四塊任姓人口聚集地區。據《史記・南越列傳》載,秦始皇時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縣(今廣州),有南海尉任囂,所以秦代已有任氏徙居今廣東。任氏在漢代已分佈於今四川、河南的許多地方,同時,今江蘇、浙江、甘肅等省已有任姓居民。三國以後,任氏分佈更為廣泛,如西晉任旭為章安人(今浙江臨海),東晉任延皓為平州人(今山西太原),南朝陳任忠為汝陰人(今安徽阜陽),唐朝任迪簡為萬年人(今陝西西安),任濤為高安人(今屬山西)。南宋有紹興進士任文薦,為閩縣人(今福州),說明至遲在宋代已有任氏遷閩。大約自清代始,閩、粵任氏有徙居海外者,如新加坡現有任姓華人,並建立有宗親組織。
當代任姓的人口已達420萬,是全國第五十九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任姓人口由31萬增到420餘萬,增長了約13倍多,任姓人口的增長速度與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基本相同。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四省,大約佔全國任姓總人口的39%。其次分佈於陝西、遼寧、四川、安徽、江蘇,這五省的任姓又集中了27%。河南為任姓第一大省,約佔了全國任姓總人口的11%。全國形成了以豫冀晉魯為中心的北方任姓分布區、長江以南少任姓的布局。在近600年期間,任姓人口流動的特點是由東南部向華中、華北強勁地回遷。任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豫魯大部、冀京津、陝晉、遼寧大部、內蒙古東南和中部、寧夏大部、甘肅東部、湖北北部,任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0.63%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1.5%以上,上述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8.3%,居住了大約51%的任姓群體。在河南東南、山東南部、湖北大部、皖蘇北部、川渝、雲南大部、貴州西部和北部、甘肅中部、內蒙古東北部、吉林大部,任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42%一0.63%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8%,居住了大約26%的任姓群體。
家族名人
任不齊:(前545-前468) 字子選,孔子七十七賢弟子之一,春秋戰國時楚國(今湖北)人,“楚聘上卿不就”。生於周靈王二十七年三月,歿於周元王八年九月。葬桃鄉,墓在濟寧城北房葛鋪。唐朝皇帝追封其為任城伯,宋朝天子又加封其為當陽侯。
任大椿:(公元1738-1789) 清經學家。字幼植、子田,江蘇興化人。乾隆進士。累官陝西道監察御史。工文辭。曾充《四庫全書》纂修官。博搜材料,綜合精考,考釋古代名物,著《弁服釋例》、《深衣釋例》、《釋繒》、《小學鈎沉》、《字林考逸》等。
任弼時:(公元1904 -1950) 原名二南,培國,湖南湘陰唐家橋(今屬汨羅)人。1920年,加入毛澤東、何叔衡組織的俄羅斯研究會。在“八七”會議上被選入政治局,成為黨史上最年輕的政治局委員。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長征中是紅六軍團和後來紅二方面軍的最高政治領導人。在延安時,任中共中央秘書長。1945年,中共“七大”后,與毛、劉、周、朱並列,成為領導全黨的“五大書記”之一。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的次日,即10月26日晚,研究戰局,思考對策,長時積勞,病情惡化,次日去世。恭弘=叶 恭弘劍英在追悼他時評價說:“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走着漫長的艱苦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可見其精神在黨內影響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