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時間計算是從農曆的大年初一(春節)開始到該年臘月的最後一天。
例如2010年農曆的大年初一在公曆的2月14日,該年臘月的最後一天是公曆2011年2月2日。如果某人屬虎,且在2010年2月14日之後出生,那麼公曆2010年2月14日到公曆2011年2月2日就是他的一個本命年。
本命年最初為五行數命回歸之年,即60年一本命年,目前主要是十二年一遇的農曆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
近幾年來,網上出現生肖年以立春為歲首的說法,網絡萬年曆以立春為生肖變更依據,(我們這裏根據老人所說自古都以立春算,如有異議,可自行查閱古籍就可,千萬不能因為某些文章說正月初一正確就定為正月初一,兩個都可用,中國自古都是并行兩套曆法)。
本命年不順的科學解釋:
“本命年不順”的說法,至今還有許多人相信。其實,但凡十二歲以上的人,都已經歷過本命年,對於這一年是否順利也有所感受。網上也常會有網友探討自己的經歷,有的人會說“果然不順”,可是也有人說自己在本命年“平平淡淡” ,或者“一切皆順”。這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那些認為“諸事不順”的人往往是由於心理作用。人生總有一些波折,如果恰逢有大的波折出現在本命年,那麼,不信的人根本就不會將二者關聯起來,而相信之人則會鞏固他們的迷信。
眾所周知,遭遇困難時,心態最關鍵,所以不信之人往往能以平常心安然度過,反而是迷信的人,心理和行為上都戰戰兢兢,本來能夠輕易度過的“坎兒”,可能讓他“如履薄冰”了一整年。
“本命年不順”,也確實無法通過事實的考驗。舉一個反例為證,宋代文人鄒應龍出生於龍年,他才華過人,曾考取狀元郎,並官至戶部、刑部、工部尚書,而他中狀元的那一年,才二十四歲,恰逢龍年本命年。
劉心武先生寫過一篇題為《邁過“本命年”的坎坷》的文章,他也認為本命年可能是個“坎兒”,但這並非是一些神秘莫測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從心理發育的角度來看的。
十二歲時,一個人心理上的坎兒,要麼表現為早熟,失去應有的童真,導致行為上的越軌;要麼心性從此滯留不進,總害怕進入“大人的社會”。
二十四歲時,心理上的坎兒可能趨於兩個極端,一是成為“憤青”,對社會、對長輩,尤其是對固有的傳統、規範,打心窩裡噴溢出反叛的激情,追求顛覆性、破壞性的快感; 一是成為“懦青”,自卑、懦弱,形不成任何主見,特別地害怕長輩、領導、權威、強人,總是自覺形穢而又找不到提升自己的途徑。
三十六歲與四十八歲這兩個本命年中,人心裏的坎兒一般也有兩種:一是自我肯定過頭,覺得功成名就,前途似錦,慾望膨脹到如即將崩裂的氣球而不自知;一是自我否定過頭,覺得老大不小仍成不了氣候,前景暗淡,對自己萬念俱灰。
到了六十歲,一個人心理上的坎兒又轉化為,要麼覺得難以適應新事物,沉溺於懷舊,要麼憤世嫉俗,要麼心灰意懶,這些心理危機又轉化為生理上的疑神疑鬼,總覺得自己“不行了”,彷彿人生的幕布也將就此落下。
想平安度過這幾個心理危險期,就不能僅靠“本命紅”了。劉心武先生給出了兩個解決辦法: 一是需要周圍人的幫助和扶持,二是要學會自我調節。這種對於本命年與時俱進的理解,也頗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