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古聖先賢的經典和經典讀誦機。最經濟、最有效的教育“讀經一部,勝讀雜書萬本”!您的孩子讀經了嗎?如果讀了,那麼恭喜您,您很幸運!如果沒有讀,那麼請讓您的孩子儘快讀經吧!!!所謂“讀經”就是閱讀中外傳統經典的學習活動;所謂“經典”,就是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書”,如《易經》、《論語》、《老子》、《大學》、《中庸》、《孟子》、《黃帝內經》、《詩經》、《孫子兵法》等,西方文化經典如《聖經》、莎士比亞經典作品等。古人云:遺子千金,不如教子一經。在兒童天性未染之前,教導以善心、信心,等孩子長大后,這些經書所言的倫常道德、哲理智慧早已經自然而然的潛移默化於他們的生命當中,兒童通過熟讀中外經典,學貫中西,博學於鴻儒,通古今之變,方為仁者、智者、勇者、大者,是未來社會奇缺的國際性、大格局人才。0—13歲是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時期,順應生理成長規律,讓孩子大量誦讀中外傳統文化經典,對於培養其純善德行、完美人格、良好習慣、儒雅氣質,提高文化修養,奠定學養功底,以及提高學習成績,從而奠定一生的成功基礎來說,這種教育都是最經濟,最有效的!經典教育的好處導讀:一、要贏就贏在終點二、選對教育方式=選擇成功三、越早接受經典教育效果越好四、語文是一切學習能力的基礎五、那麼讀這些經典著作對孩子的現在跟將來有什麼幫助呢?六、成功=80%的EQ+20的IQ七、經典著作的用處無所不至八、課程改革的方向一、要贏就贏在終點如果說中國的教育不行,為什麼中國留學生的孩子在美國學校都那麼出人頭地?如果說中國的教育很棒,為什麼中國的科技落後?如果說美國的教育很好,為什麼中國留學生的孩子一回到中國就無法跟班?如果說美國的教育不好,為什麼美國是公認的科技強國?……然後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第一,科技發達的國家,教育一定發達!第二,教育落後的國家,科技一定落後!我們應該怎麼來評論我們的國家呢?我認為,鑒於中國教育的具體狀況,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要判斷一個真正的勝利者,只能是在終點,而不是在起點!也就是說,在肯定中國的中學生每年都能擊敗眾多對手而獲得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各種個人獎和集體獎的同時,也應該看到這些獎盃或金牌下的陰影。――摘自《素質教育在美國》二、選對教育方式=選擇成功孩子是我們的未來,而教育是關鍵,形形色色的教育方式數不勝數,而往往只強調贏在起點、卻不知終點又會如何?這往往讓我們無所適從。如果我們東嘗一下、西試一番,如果我們沒選對教育的方法(方式),我們就在迷茫中浪費孩子的寶貴時光,因此我們不得不慎而又慎。經典教育恰能給我們提供較好的教育方式!那麼,什麼是經典教育呢?經典教育就是讓孩子在大腦發育最迅速的年齡階段,通過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經典文化,開發其高度智力、培養其健全人格,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堅實基礎的一種教育方法!而經典,則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比如,音樂有音樂的經典、美術有美術的經典……而最能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經典有《大學》《中庸》《論語》《老子》《易經》《孟子》《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重要著作。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如果在孩子可塑性很強的時候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過這個時期後悔就來不及了!三、越早接受經典教育效果越好腦科學的研究表明:正常人一出生,大腦就有1000億個腦細胞或稱神經元,它們彼此孤立。當受到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的刺激時,每根神經元就會發育出許多樹枝狀的“樹突”來,樹突之間通過‘突觸’互相連結,突觸越多,形成的神經網絡就越發達,大腦的功能就越強,智力就越高。大腦生理學家們發現,兒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歲間就完成了60%,這三年是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歲間完成了80%,6-8歲間完成了90%,8歲以後的發展則漸趨緩慢,到13歲左右,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敏感期就結束了。這就表明:孩子的聰明與否,到13歲時已經基本定型了!如果我們不能把握住這個關鍵時期,那麼當他們年齡越大,啟發、培養他們就會越費力,效果也就越差!通過上面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讓孩子變得聰明的關鍵就是,要讓孩子在大腦發育的敏感期,也就是0-13歲間,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方式,反覆地接受最優質的信息刺激。值得注意的是兒童對所吸收的內容並不一定能理解,可是,那些內容會深深的刻在深層潛意識里,對他的一生有巨大的影響。因為兒童在大腦發育的初期,理解能力比較弱,而吸收能力卻非常強,並且其吸收信息的方式是整體式的吸收,這段時期,孩子會以驚人的速度將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事物,不加選擇地全部吸收。經典教育正是把握住這個關鍵,通過經典的語言、文字、音樂、美術,採用符合兒童天性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得到最優質的信息刺激。四、語文是一切學習能力的基礎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人類學習的科目,一般分為科學類的科目和人文類的科目。科學類的科目,如: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他們的內容,前後關係緊密,前面的內容往往是後面內容的學習基礎,因此,教學時要求:按部就班,循序漸進。而相對而言,人文類的科目,如: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則是靠耳濡目染和環境的熏陶來達成學習效果的。例如:美國的孩子,不到三歲就會說英語,古代的孩子說的是當時古人的語言,這些都是靠環境陶冶自然達成的效果。從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來看,語文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礎。兒童最先發展的是語言能力,然後才是邏輯分析能力,語文能力好,理解力強,邏輯分析能力自然就強。簡單的說:語文=語+文。在這裏,語:是指自然生活環境中的語言,孩子只要生活在有語言的環境中,他自然就會了。文:是指高度的、精確的、優美的語言。也就是文化的語言,文章的語言。這種語言我們稱之為文言文。孩子如果學會了文言文,他就學會了高度的表達,低度的表達自然就掌握了,這樣可以直接提升他的語文程度,提高理解力,再學習各種學科就輕鬆自如、成績優異。《大學》《中庸》《論語》《老子》《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千古名篇,就是中華文言文寶庫中的經典之作。直接學習這些經典著作是最有效、最經濟、最快捷提升語文程度的方法。五、那麼讀這些經典著作對孩子的現在跟將來有什麼幫助呢?大量識字:對於讀經典的孩子而言,識字是自然而然的過程(一年可認1500多漢字,三年下來可以認4000多字)。具體的教法如下:對於已經認了一些字的孩子來說,可用指讀法(逐字的點讀下去);對於還沒開始認字的孩子來說,可用滑讀法(一行行滑讀過去),等孩子認識其中的一些字時就可用指讀法了。大多數孩子會在認字的過程當中,只要稍加引導,孩子自己就會學拼音,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初步的學習能力!識字越多越早,就能更早地學習“複雜”的書本,在閱讀中開發智力。我們發現很多上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還在讀三四歲幼兒的書本!主要就是識字不多的原因,這就浪費了孩子腦力發展的最佳時光!閱讀及寫作:識字是閱讀的基礎,當孩子認了很多字,實際上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自學能力,我們只需引導孩子多讀多看有益的書就行了,一旦孩子自己喜歡讀書、自己喜歡學習,那我們要做的就很簡單:鼓勵孩子多看課外書,用豐富的信息來刺激孩子的大腦,孩子的智力就在大量信息的刺激下得到了開發!大腦神經網絡的發展,除了靠直接經驗的刺激以外,更要靠間接經驗的刺激,因為個人的接觸面、生活面畢竟很有限。我們是以直接經驗所累積的體驗為基礎,去吸收更大更廣泛的間接經驗,也就是別人的經驗,以建構複雜的大腦。而接受間接經驗的最好途徑便是閱讀,尤其閱讀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經典之作!要孩子寫出優秀的作文,就需要以大量的閱讀作為基礎,以實際經驗為背景,以間接經驗為後盾,只要胸有萬巻書,自然下筆如有神!考試成績:成績的好壞,往往不是取決於學習的努力程度(我們常常看到許多很會玩的孩子,其成績也非常優秀),而是取決於他的理解能力的高低。要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中文經典教育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讀中文經典可以讓孩子自然識字(這是基礎);識字可以促進閱讀能力的發展(這是前提);多讀好書可以拓展孩子的視野、取別人的精華為其所用(汲取大量的間接經驗),書讀多了,很自然地,知識面就廣,知識面一廣,理解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自然就強,孩子喜歡異想天開,書讀多了,還可以激起他的創新創造能力。由此,孩子在各種信息的刺激下,理解力、邏輯分析能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都得到極大了提升,這個時候孩子讀教科書還會難嗎?還用擔心考試成績不好嗎?六、成功=80%的EQ+20的IQ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單單有高智商(IQ)還遠遠不夠,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博士指出:真正成功幸福的人,其成才因素中,情商(EQ)佔80%,智商(IQ)僅佔20%。“情商”大致可以概括為五方面內容:情緒控制力;自我認識能力,即對自己的感知力;自我激勵、自我發展的能力;認知他人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有關研究數據表明,智商和技能,兩者的作用加起來,還不如情商的作用大,而且位置越高,情商的作用就越大。故良好的性情是一個人成功的保障,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又雲:幼兒養性、童蒙養正!我們能不能在童蒙時期就培養好孩子的良好品性是關係到孩子將來能否成才最關鍵的要素!孩子還在0到13歲年齡段,還在最佳記憶時段,學習經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