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八字 正文

大安法師:宿命通一看,你還敢娶親嗎?還敢殺生嗎?,

寂靜法師:一個真正命好的人會吸引到什麼?,

宿命通

看看人和人的關係:“昔時恩愛,今作怨家。昔日寇讎,今成骨血。昔為母現在為婦。舊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這是人和人的因果關係,也是異常龐雜顛倒的。

“昔時恩愛”,昔時就是指已往生是很恩愛的,今生一過來就成為怨家對頭。要知道恩愛和怨仇是最容易轉化的,怨從恩生,以是無論是父子之間照樣配偶之間,碰頭格外眼紅,都是怨家碰頭啊!去年我在北京看到一小我私人,說他娶了個妻子,真的是天天晚上膽顫心驚,他妻子天天晚上都拿了把刀,隨時要殺他。以是他若干年膽顫心驚地渡過。這都是怨家碰面的。那麼以前的敵人,現在成了你的骨血子女,為報仇來作你的兒子,還愛得不得了。尤其宿世是你的母親,今生轉過來成了你的妻子;宿世是你的父親,今天生了你的丈夫,這種事情是經常發生的。由於我們沒有宿命通,若有宿命通的人,他看到這樣的前因結果的相互來源,他都欠美意思看,很羞辱。有天眼通的人看到了會很可笑,也會很可憐。我們就在這可羞可恥、可笑可憐當中一概不知道,還活的很滋潤。

有一個公案,就談這個事:有一個很富足的家庭,配偶兩人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生下不久,做丈夫的去世了。這個兒子異常伶俐、智慧,這母親就愛得不得了,各樣的照料。然則不久這個做母親的也去世了。這個母親由於很愛她的兒子,也就投生在統一個墟落內里,又在另外一個富人家做女兒了,也就是比她原來的兒子小那麼幾歲。她也投生了。投生以後長大,長大一配配在一起,正好配到宿世的兒子家做妻子去了。這兩小我私人碰在一起,由於宿世有一種母子的恩愛,這一下做伉儷也很恩愛,愛得不得了。兩小我私人又生了個兒子,對這個兒子也是愛得如掌上明珠,這下小日子過得很紅火了。有一天他們殺了雞,殺雞烹食,配偶倆有說有笑,在那裡對酌吃雞肉。懷抱着他們疼愛的兒子,配偶倆一口一口的給他們的兒子餵雞肉。這種小家庭的場景不是其樂也融融嗎?

正在很快樂的時刻,有一個雲水僧出家人,溘然闖進來了。人家小兩口那麼親親愛愛的時刻,你一個出家人來了真是大煞景物啊。以是這個男的就有點不喜悅,說:你怎麼回事啊?我們在這裏過小日子,你怎麼推門就進,你太不講原理了。就對他很生氣。這位雲水僧說:是我不講原理,照樣你不講原理啊?就和他辯起來了。他說,這是我的家,你跑進來,怎麼說我沒有原理啊?這個出家人說:你就沒有原理。你殺父、娶母、養怨家,你另有原理嗎?哎呀,這基本上是中傷了。這個男的很生氣,就把家裡人召集來,要打這個出家人。這個出家人說:你慢點打,現在我可以把我的天眼和宿命通借給你看一看。這個男的心想,我看就看看嘛。

一看,果真碗里的雞就是他宿世的父親,他的妻子就是他宿世的母親,他懷裡抱着的誰人瑰寶兒子就是他宿世的怨家。講得一點都沒有錯。哎呀,當下翻然悔悟。趕快給這個出家人頂禮,隨着這個出家人學道去了,以免宿世的怨仇再繼續下去。以是我們是沒有宿命通,若是有宿命通一看,你還敢娶親嗎?還敢吃雞嗎?都是很窮苦的。只是不知道,才很有滋味。以是“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我們就是這樣的眾生,顛倒的眾生。這是指人與人之間這樣一種宿緣的關係――顛倒。

命運坎坷、諸事不順,應該如何才能改運?,

今生人人聞到凈土竅門,今生若不能往生,意味着什麼?那異常恐怖,前面講的地獄、畜生輪轉就是我們要去的家,要到那裡註冊報到,不能能到其它地方去。你考察自己的念頭是什麼,就知道一定到哪去。以是在這輪轉歷程當中,三惡道里漆黑冥冥,跟你的家親眷屬分別,以後是長劫可能再難以碰面。你作法自斃,到畜生餓鬼地獄獲得那樣的惡報,你是自因自果,你造了這個因一定自己受這個果。這內里的痛苦是無法用語言來形貌的,這樣的痛苦也只有自己去經受,就是父子至親也不能能相代。我們談到這裏,怎麼能不驚心動魄,怎麼能不膽顫心驚,怎麼能不把菩提種子激活出來啊!

“是故宜應斷生死流,出愛慾海。自他兼濟,彼岸同登。曠劫殊勛,在此一舉。是為發菩提心第六因緣也。”“是故”,就是承上面所形貌的生死的種種苦況,是這樣的可畏。由於這個因緣,我們當下就應當發出一種心,要隔離生死的長流,要超出愛欲的苦海。我們輪轉的泉源就是貪愛,愛是生死基本,由愛就生起了慾望,由慾望就有這個身體。我們投生是什麼?就是我們一念的貪愛過來的,才感得這樣一個業報的身體。由這個生就有苦,生老病死就一起來了,十二因緣的三世循環,一個一個的就接連不停了。愛欲是生死流的泉源,以是我們要斷愛欲。怎麼斷?就要有般若智慧的寶劍。

以是為什麼要持戒,為什麼要考察淫慾如火坑,這樣斬斷了生死的源頭,自然就可以出離愛慾海的苦。以是無量劫以來莫大的功勛,莫大的功勛是什麼?世間的五欲六塵、功名利祿都不是什麼功勛。生死是大事,你把生死的這樁事情解決了就是你最大的功勛。今生我們明了了這個原理,最大的功勛就看這一世能不能成就,在此一舉。怎麼在此一舉?就是念生死苦,發菩提心。要生死心切,才氣夠渡過生死的苦海,藉助般若的航船,到達涅盤的彼岸。一個生死心切的人,他自然就會遠離這種愛欲的誘惑。

――大安法師:《勸發菩提心文》講記


-------------------------------------------------------

黃泉路上無老少,生命只在呼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