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八字 正文

運氣崎嶇、諸事不順,應該若何才氣改運?,

黃泉路上無老少,生命只在呼吸間,

若何改運

事業如日中天可能突遇奇禍毀於一旦,或者原本幸福完善的家庭突然土崩瓦解,或者流年晦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順遂,這些使我們想到了“運氣和運氣”似乎有某種聯繫,要完全唯物主義去看似乎有點睜眼說瞎話,又從唯心的話說一時半會兒又說不出個說以然,那請列位照樣把下文耐心看完吧,先別急着亮相,人生往往就在一瞬間改變!

一小我私人運氣的利害就在於我們的福報巨細,運氣的利害在於你的心田的善惡、做沒做什麼虧心事等,所謂:“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盛意欠好、福變為禍兆;心好命欠好、禍轉為福報;心命俱欠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實造於心、休咎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人人多多讀誦這幾句話,自然會明晰一些原理!佛法上常講“福慧莊重”,以是我們這一生一定要多多積累福報資糧,珍重自愛、多多行善修善、對人寬愛仁厚,這樣福報大了,環境自然逐漸好轉,這是來自於對善法的薰修。

福報代表我們這一生當中的經濟環境,有福報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順遂;沒有福德,做任何事都市遇到逆境,經常一籌莫展,以是福報的薰修很主要。中國有句俗話,“大樹底下好遮蔭”。一棵樹枝恭弘=叶 恭弘茂密,樹蔭愈大,就能容納許多人在樹下納涼遮蔭;相對的,若是大樹沒有了,眾人也就失去了呵護。就家庭而言,家長沒有福報,家庭就很苦,小孩要念書、做任何事都很艱難。公司也是一樣,公司的賣力人沒有福德因緣,這個公司就很難生長,員工也很苦。相反的,若是賣力人有福,就能庇蔭眾多的員工;福報大,所庇蔭的人就更多。

中國人常說,福祿壽三星高照。福是福德、福報,祿是官職、位階、月俸,壽是壽命久遠;福祿壽都具足,這一生無論做什麼事都能很有成就;否則,這一生都是崎嶇,諸事不順。

中國人常說,福祿壽三星高照。祿就是官位、爵位、職位,有官位的人就稱為有祿位,執事即是一種祿位。福是生涯的經濟能力,生涯所享用的種種都是福報。壽,壽命要久遠,身體要康健,這就屬於壽。福祿壽齊全,能有這三樣就很歡喜了。現代的人以為福祿壽還不夠,還要加一個喜,要多生貴子才是喜,都是在歡喜當中也是喜,能雙喜臨門就更喜。而這些都要靠我們平時起勁,由於這是一種果報。人人都歡喜這種果報,可是多數人只知道在果上去祈求,而不知道在因當中去起勁。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看到欠好的環境、壞的果報,只想趕忙逃避,希望獲得一切好的事情。菩薩則否則,菩薩知道遇到好事情是已往種的因,現在更要在好境界當中加倍起勁;遇到難題、遇到壞的事情,也是已往所種的惡因,就要靦腆、懺悔,面臨現實去突破,這就是菩薩的智慧。若是每一小我私人都願意從因當中去起勁,未來一定可以到達福祿壽喜,成就好的果報。

佛法講,我們不只要修福德,還要修智慧。一樣平凡人會以為有吃、有住、有玩就夠了,為什麼還要修智慧?智慧就是正知正見,不是耍伶俐,倘使有福報卻沒有智慧,就不知道若何去運用福報、累積福德,福上增福。社會上也有一些很富有、卻缺乏智慧的人,他們以縱容的方式在享用福報,拚命地追求,甚至於造業、犯罪。事實上,就算是逃避了執法,榮幸獲得了財富,最後照樣沒有好效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智慧異常主要。有錢時,知道運用錢財修善法,去培福、造福,不停地累積福德資糧;有勢力,就要會用權,以勢力造福社會、利益民眾,這就是修善積福。反之,若是運用權力胡作非為,就是在造惡業。

以是佛法告訴我們,一方面要修善法,廣集福德因緣;二方面要修智慧,知道是非分明。掌握住這兩個原則,人生就會越走越灼爍,越來越有福報。若是不知廣積福德,也沒有智慧分辨對錯,一定會遇到許多障礙。無論從歷史人物的遭遇,或是社會上種種徵象,都是云云。佛法是人生的真理,遵照這個真理去做,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若是違反這個真理,四處做作惡業,最後終會自食惡果。

“已往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佛法不只是真理,而且是真理當中的真理。生命是無限盡的,人不是只有一生一世,這一生的起勁不僅造福這一生,尚有來生、尚有世世代代。若是以為人只有這一生,就顯得鼠目寸光,淺視短見。

佛的智慧寬大圓滿,洞悉一切因緣;能考察到已往、現在、未來。人人都有佛性,以是,要有佛的智慧並非遙不能及,只要深入佛法,從生涯上實踐佛法的原理,肯定能有所成就。

領會佛法后就知道,人有已往、現在、未來。在無限的時間當中,我們的生命是很長的,有這種認知的人絕對不會自尋短見,由於知道人並非死了即一了百了。而且,生命的空間也很寬大;佛經內里講,器械南北上下、十方天下,都在我們這念心當中。生命的時間、空間是云云延伸和寬大,能夠體悟到生命的無量,心就能獲得自在。

佛法講人有已往、現在、未來三世,明晰此理,便能體會生擲中時間與空間的無量、寬大。一樣平凡人不領會,去看相、算命,推算今年流年晦氣,東方不能去、南方不能去、北方不能去,生計的空間越縮越小。佛規則告訴我們,只要朝著修福、修慧的偏向和去起勁,福德和智慧具足,就有無限盡的時間、空間可生長。

有的人對這個原理將信將疑,或者基本就不信託,以為人死了就沒有未來。有這種看法的人,只看到現在,看不到未來,眼光短淺,因此心量也就越來越狹窄。要擴大心量,就必須要從知見上來正直,胸襟寬大,因緣才會寬大,事業才會擴大。

人的福報異常主要,福報大的人不會夭折,也不會遭難。如報紙上曾刊登,在一次大型空難前,有一小我私人本要搭乘這班飛機,然則他的名字排不上去,這小我私人再去爭取坐這班飛機,效果航空公司放置他坐另外的小飛機到目的地,那時這小我私人心裏以為不恬靜,但只能無奈接受。不久後傳出空難的新聞,他才知道自己很幸運,沒有搭上這班殞命的飛機。一樣平凡人會以為這是巧合、純屬運氣好,着實在佛法來講,這個天下上的點點滴滴、所有一切,都在因緣果報中,依此原理逐步去考察,會發現任何事情都是云云,佛法簡直是亘古穩固的真理。

這個天下,一切法相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修善法就是善因,善法成就,就是善業,善業成就,一定獲得福報,因緣果報的原理是絕對的。就佛法來講,修善法可以改善自己的運氣。一樣平凡人喜歡找人改命、改方位、改風水,着實一切皆有因緣果報,想靠他人來改變自己的運氣,這種作法便流於糊塗、顛倒。想要改變運氣就要從修善法做起。

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派上將軍曹斌去攻打四川宜濱縣,臨行前,陳摶仙人告訴曹斌:元帥你是中年得志,然則晚年欠好,你可以多做一些善事改變運氣。曹斌到了宜濱縣之後,打了勝仗,城裡的國民、士兵全都投降。那時曹斌的照料建議,關起城門,將所有的國民、武士都集中在城裡,然後縱火燒城,以絕後患。曹斌想起陳摶仙人的勸告,不只沒有縱火燒城,還下了一道下令:城裡國民的生命財富,所有士兵不能爭取一分一毫。對於戰俘,不能以損傷、不能以殺戮;戰俘若是願意留在宜濱,劃分田地供其開墾;想要回自己家鄉的,就發放盤費,讓他回家。這個政策頒布下來,所有宜濱的人對曹斌大元帥都十分謝謝。

那時,宜濱縣的國民為了紀念曹斌,建了曹公廟來感念他的恩義。等到曹斌率領軍隊回到朝廷后,又碰着陳摶仙人,陳摶仙人一看他就說:“大元帥,你的相變了,晚年的運一定很好,未來一定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的運氣有這麼大的改變,想必是做了很大的善事。”厥後,曹斌果真官居高品,確實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他活到九十多歲,有九個兒子,這九個兒子都為國家立下收穫,可說是子孫騰達。

曹斌把屠城轉為善法,保住黎民國民的生命和財富,為他們安放好生涯,削減了社會的亂源,這就是修善法。佛法中提到,公務門中好修行。一個平民國民修行,影響的是一個小局限;若是是一位公司里的董事長,甚至於是鎮長、縣長、一國的總統,願意發心積善修德,利益的人就更多。這樣不僅是生長了事業,同時也累積了善法好事;能多修善積福,肯定是功不唐捐。

歷史上有許多修善改變運氣的紀錄,證實人能夠修善積福,一定是功不唐捐。

佛法中提到,修善有努力與消極兩方面;努力的修善法是開源,消極的修善就是惜福、節省。惜就是珍惜,譬如一小我私人有五百萬台幣,倘使天天吃喝玩樂、追求現代享受,很快就會耗盡這些錢財,以後的歲月為了維持生涯,可能就會衍生種種問題。然則,若是能夠節省、節約破費,這五百萬就可以用良久。

人的福祿壽是已往的起勁,已往種因,現在受果;這一生能享用一百萬、五百萬、一萬萬,是已往修善積福累積下來,那是與生俱來,一樣平凡人說先天所帶來的。以是,要改變運氣,要靠自己現在的起勁,才氣改變未來的果報。若是不知起勁,這一生只能隨著因緣果報流轉;想要改變自己的運氣,現在就要從惜福、修福做起。

累積福德的方式有兩種,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省;節省是一樣平常所需只管不虛耗,開源是要努力修善法,就能有好的助緣。而上班族要怎麼做才氣修福德?舉例來說,民眾的器械就要用於公務,大部份人會忽略公司整體的電話,無論是公務、私事都使用,這就錯了;談論公務,是正當的,不會減損自己的福報,若是損人利己、講私人的事,就是在消耗自己的福報,由於這在無形中犯了偷竊戒,盜用民眾的時間、用具、電話費及其他資源。佛經講,偷竊的果報是未來貧窮下流;打電話是一件小事,一通電話沒有若干錢,然則日積月累就很可觀了。若是換個角度來看,這正是修福、修德的機緣,注重自己的行為,不虛耗公帑,就能聚沙成塔、聚沙成塔,累積自己的福德。

又如,上班事情的時間,假設是八小時,這八小時是否認真做事?有沒有挪用部門時間辦私事?有沒有遲到、早退?時時反省對事情是否全力以赴、認真賣力,就是布施了小我私人的時間、體力、智慧給公司,這些都是自己所修的福報。

惜福,就是珍惜自己的福報;修福,就是開創自己的資源。明晰這個原理,在做人做事上就找到了偏向,一樣平常生涯能夠落實,任何地方都是道場、都是佛法、都能修行。

佛法是不看相、也不算命,然則“相”與佛法也有關係。譬如說佛有三十二相,佛陀的相好,是已往修善積福成就的果報;一樣平凡人只要有其中一相,福德因緣一定異常俱足。佛的鼻相莊重,鼻高且直,有許多人為了讓自己的鼻子高挺,去開刀着手術、去隆鼻,雖然也鼻相莊重,可是那是人為的,不是修善修出來的;也有人喜歡割雙眼皮、整容,用種種人為的方式改變外觀,但由於不是自然福德成就的,就有許多副作用。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修善法得來的,所謂相由心生,佛陀不只相好莊重,而且福慧具足。一樣平凡人重視相貌,只圖外面悅目;仔細考察,有些人相貌很好,這一生卻紛歧定有福報,煩惱也許多,這是由於心中沒有善法,平時未能廣修福慧;縱然相貌美妙,也沒有福報可以享用。以是,人生必須修善才氣改變運氣。

平價結緣聖賢教育改變命運 高清精裝正版1-5集,

佛法告訴我們一方面要修善,二方面要檢驗、反省,使自心清凈、慈悲、柔軟,即便相貌欠好,然則具有親熱、和善、尊貴的氣質,也會成就好的助緣,這要靠我們自己起勁,從心裏改變自己。

相是已往的業因所成就,從相上可以看出一小我私人的福報;倘使已往沒有修,也可以從現在最先起勁,不只能改變運氣、福報,也能改變相貌。

在歷史上有三小我私人縱理紋入口,劃分是鄧通、周亞夫與裴度,照理說這三小我私人都應該餓死,可是前面兩小我私人餓死,裴度並沒有餓死。

漢朝的鄧通,官居上醫生,經常隨伺在華文帝旁邊。鄧通是個佞臣,專門討英雄文帝,很受天子寵幸。某天,一位相士告訴鄧通:“您的縱理紋入口,未來會因貧窮飢餓而死。”鄧通就跟華文帝講述此事,華文帝回覆:“餓不餓死的權力在我,我讓你富貴你就富貴,我讓你餓死你就餓死。”於是,華文帝將四川的銅山封賞給鄧通。這座山生產銅礦,鄧通就用銅來鑄錢、流通,可以說是富甲天下。

華文帝駕崩以後,他的兒子漢景帝繼位,漢景帝知道鄧通是個奸臣,以是登位后頒布了只有國家才氣鑄造錢幣的法律,以鄧通造銅錢中飽私囊,冒犯王法的罪名,沒收鄧通所有財富,免去官職,將其關進縲紲,而且不供應三餐,鄧通就活活被餓死了。

第二個是周亞夫,他是很有才氣的一個大臣,那時天子忌妒他的名譽與才德,甚至鬱悶他未來會奪取皇位,於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關到縲紲,不久,周亞夫即因絕食而死。

唐朝有一位宰相叫裴度。昔時,正準備考進士時,遇到一位相士對他說:“你縱理紋入口,不用去考了,一定考不上的,即便考取了,未來也是會餓死。”裴度篤信佛法,信託一切都有因果。一天他到寺里去燒香、拜佛,拜完以後就到涼亭休息。看到涼亭的石桌上有一條玉帶,這條玉帶異常名貴,應是朝中官員所佩帶之物。裴度想,失主一定很焦慮,就坐在涼亭里等失主。過了許久,有一位婦人哭哭啼啼的來到涼亭,張皇地四處尋找。裴度問婦人是否掉了什麼器械?婦人回覆:“我把一條玉帶放在涼亭里,休息一陣子之後,由於忙著趕路,忘了玉帶;走了十多里路才想起玉帶還在涼亭,這條玉帶對我和家人是很主要的!”原來這位婦人的先生在朝為官,被人誣告入獄,這條玉帶可以昭雪冤獄,救一家五口人的生命。裴度聽了緣由,確認婦人是失主,就把玉帶還給婦人。

幾天後,裴度又巧遇那位相士,相士驚訝的說:“你的相完全改變了,一定是累積了許多陰德,未來肯定福祿具足,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久,裴度進京考試,中了進士,厥後果真官居宰相,年享上壽。由於一念慈悲,修善積�,因而改變一生的運氣。這就證實佛法所說,運氣是可以改變的,然則要靠自己,而不是靠別人。

運氣要靠修福修慧、從因緣果報上來改變。有些人以為改變方位、風水或名字就可以改命。然則,若是這樣就能改變運氣,那麼看相算命的人為什麼不能改變他自己的運氣?若是改個名字可以富貴,那麼更名字的人早就富貴了。看相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履歷,由於相隨心轉,面相能展現一小我私人的心裏。以是,心念轉變才是最主要。

唐朝有一位聖僧一心禪師,明白看相、算命,開悟以後曾講過幾句話:“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念之心。”他講,一小我私人的身高不代表富貴貧賤,反倒是一尺之面可以看出這一生的運氣,然則三寸之鼻更能看出一生的富貴貧賤與壽命是非;而三寸之鼻不如一念之心,心才是最主要,一小我私人念頭的正、邪直接影響整小我私人生,左右自己的運氣。

明晰這個原理,人生就找到一條灼爍大路。無論在公司、家庭、道場及任何生涯場所,都可以本著修善積福及惜福這兩個原則來做,福德越來越多,福上加福,始終是無有窮盡。

人生除了修福,還要修智慧。有福報、有財富,若是不知妥善運用,酒綠燈紅、吃喝玩樂,做作惡業,雖然有錢反而容易招致墮落。社會上有些寵物,主人天天抱著它,替它服裝、送它到美容院,生涯得比一樣平凡人還優渥。然則,終究照樣畜生道的眾生,雖然宿世修福報,卻沒有智慧鑒別是非,因此做作惡業而墮落。以是,修福還要修慧,有智慧才氣妥善運用福報,增進福德、制止墮落。

智慧和知識差異,知識是透過學習得來,經由不停增添累積而成就,例如科技、天文、地理……等專業就是知識。而智慧是本具的,非從外得;時時檢驗反省,看看心當中有沒有過失?有沒有貪心、嗔心、痴心、慢心?若是有就矯正,逐步轉化自己的習氣,使這念心像止水一樣鎮靜,像鏡子一樣沒有塵垢,本具的智慧就會現前。

心中有貪心、嗔心、痴心的煩惱就是塵垢,由於貪財、貪色、貪吃、貪睡、貪名,使這念心蒙塵,本具的智慧便無法彰顯。不貪,並非什麼都不要,而是取用天職該得的,譬如每月的薪水是辛勤起勁所得,屬於份內之財,便不是貪。相反的,巧取豪奪份外之財就是貪,這種錢縱然獲得了,未來也會從其它地方失去。因果通三世,已往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想要富貴、功名利祿,一定要從因上去起勁;因,沒有其餘,就是惜福、修福。

人必須要有福報;有福德的人,賺來的錢什麼人也偷不走。沒有福德,縱然很會賺錢,什麼也保不住。人的福德差異,看到外面的境界也紛歧樣。佛經里紀錄,有兩個同夥經由一片山林,走在前面的人看到樹上有一條蛇,就趕忙逃開了。後面這小我私人看到的卻是一串錢吊在樹上;沒有福德的人,連錢都看成是蛇。古德也講:“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時節因緣具足,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帆風順;時節因緣已往了,做任何事情都不順遂。因此,平時要廣修福德與智慧,福慧具足,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智慧人人本具,心清凈、鎮靜就有高度的智慧。佛經中提到“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佛性就是我們的覺性,民眾聽法這念靈知靈覺的心性。倘使這念覺性起了煩惱,做事情就會失去章法,看不清晰真實狀態。以是,佛法強調“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念心清凈,覺性彰顯,就能發生智慧。

做人做事有兩個原則:一個是修福;一個是修慧。明白是非分明善惡,博學多聞,更要知道檢驗反省,放心、埋頭、放心;朝這個偏向起勁,就是修慧。能夠修福、修慧就是菩薩行,世間法即是出世法。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並非遠在天上,亦不是在西方,更不是未來到那裡去成佛才是佛法。佛法就在一樣平常生涯中,落實心念的觀照。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指我們的心水;水面海不揚波,船就能平穩前進,順遂到達彼岸。若是有了風浪,波濤洶湧,船不僅無法平穩向前,甚而可能翻船,連生命都市損失。心水也是云云;心存善念,口說好話,身行善事,這一生就能愈走愈灼爍,這就是“水能載舟”。相反地,心裏總想投契鑽營、走歪路左道、偷騙詐盜、甚至於用巧取豪奪等方式獲得財富,這種心念一定是愈走愈漆黑,為自己帶來災難,這就是“水能覆舟”。

因果是一種真理,這個天下上的點點滴滴、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果報的出現。因果是一種定則,不是迷信,豈論科技生長到什麼水平,也無法脫離這個原則。佛法所說的因緣果報,並不是要我們消極地坐在這裏聽天由命,而是一切要靠自己去起勁,有因才有果,沒有因地的起勁,絕對達不到想要的果報。

譬如在公司上班,不遲到、不早退,這就是因;天天事情都很起勁、認真,這就是因;經常本著這樣的因地去起勁,未來的事業一定會很有生長,這就是有因有果。在念書的學生,不是等到考試時才拚命準備,而是在平時就要起勁,不翹課、多溫習、多聽、多寫、多記,能夠從因中去起勁,未來考試的成就一定很好,此即因果響應。

樂成掌握在自己手中,失敗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佛法中提到,成菩薩、成魔是自己;生凈土、到地獄也是自己,都是我們這一念心使然。體悟到這一念心,時時安住在正念、善念,就是一條灼爍的蹊徑,依此而行,人生會愈來愈有福報與智慧,身體也會愈來愈康健。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指我們這念心。在這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是相互依賴的關係;藉相助相助來到達富貴、成就因緣,以是相互要知恩、感恩、報恩。現代有些人看法錯誤,為了追求功利,人與人之間相互行使、襲擊、自私自利,相互障礙阻擾,因此引發許多糾紛、危難,這就是水能覆舟。我們把看法確立在相互依存、相互輔助,成就相互的事業、好事,這就是水能載舟。有了準確的看法,人生就會充滿希望,愈走愈灼爍,到那裡都是凈土,都能祥瑞平安。

(轉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好事

學佛為成佛,一直專稱“南無阿彌陀佛”,不嫌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議往生

在此懺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罪行,懺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好事,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易德軒、轉載者、列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懺悔,若有好事,普皆迴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經、求生凈土!


-------------------------------------------------------

宣化上人:念這種“供養咒”,這是五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