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八字 正文

八字算命與時俱進

論八字算命隨時代地域而改變
 

傳統論命首論財官,蓋人生不過名利二字也。名利即是官與財。對於官本位的中國,官尤其重要。然而社會的變遷與發展,改革開放以前仍然重官(政治挂帥),現在則是拜金主義流行,算命當以財星為重也。再往後,則文化(印)、宗教(偏印)、科技(傷)、藝術(食)、軍事(殺)、民選(比劫)無不重要也。此所以八字算命隨時代而改變也。

又同時代,八字也有不同看法。在官本位的中國,官星為重,官重則生印,所以中國最重視文化知識灌輸式教育(印星特質),官重製劫,中國人不喜張揚自己的個性(比肩劫財特質)。官星為重,所以最忌傷官,因為傷官表示批評政府、上訪、創新、標新立異、恃才傲物等,這與國體意識大不符也。印克傷官,即灌輸式教育導致創造能力下降,我國的學子們學業負擔比西方國家重許多,西方的孩子沒有家庭作業,小學甚至沒有課本,上學猶同玩耍,所以中國學子知識多智力少,西方學子知識少,智力多。此所以我國鮮有科技發明,諾貝爾不來光顧我國也!

而在歐美國家,由於該地域沒有了官本位的意識,而傷官星得以發揮。傷官星代表了議會和國會對政府的建議與批評,可以匡正國家執政的失誤,使國家與國民免遭大的損失;又傷官代表科學技術,所以歐美科技發達。傷官生財,科技產生財富也,故經濟發達。於是西方出現了“小政府,大社會”的格局。

此所以八字算命隨地域而改變也。以人為例,台灣當代學者李敖先生八字中(乙亥、己卯、辛亥、壬辰)傷官星旺,其人是標準的傷官性格:生平以抨擊政府嬉笑怒罵為己任。在1990年前,台灣尚有黨禁,故李敖數次入獄。90年以後其罵政府聲頻未減而未遭禍,實為台灣民主故也。如若其在大陸,早進秦城矣。

食神星主藝術,於經濟落後地區無所大用,普通百姓八字見食神星,不過善於美食、愛打扮臭美也。而在歐洲諸國如威尼斯等地,八字見食神星者則大都有較高之音樂修養也,其多沉醉於文藝復興大師之交響樂也!

偏印星主宗教,在我國,八字見偏印星者多被人認為是異類古董,而在海外多為人人尊敬的宗教人士。

戰爭年代,殺星得用,英雄遂有用武之地。溫瑞安與毛澤東八字略同,皆殺格用印,毛於戰爭年代,殺為人民戰爭,通過暴力奪取政權為一代帝王,而溫瑞安於和平年代,只得在紙面上殺殺殺也――遂成一代武俠小說天王也!

同一時代,同一國家,八字相同也有命運不同者。其有風水原因在,亦有家族風氣教育在,還有能量守恆的原因。清代吳熾昌《客窗閑話》載: “天下之大,每日萬生萬死。帝皇夭壽之日,豈無同者?昔明太祖密諭各布政,確搜與同八字之人(即與明太祖朱元璋八字一樣的人)。乃進三人:一僧、一俗、一市儈。帝以問劉青田(劉伯溫),亦無以對。故曰命理之微,聖人罕見之。” 又據記載,朱元璋當皇帝后深恐和自己同一生辰的人來奪他位子,想把這些人抓起來殺掉,後來抓到一個養蜂老人(可能就是上面說的“一俗”),朱元璋感到不解,就親自審問。一問才知老人養了十三箱蜂,相當於他管了十三省布政司的稅收。原來老人只是養蜂的皇帝,於是放心了,不再抓人。

 

文章寫至此,有客存疑問之:若是官本位影響了中國的科技發展,云何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科學技術在全世界遙遙領先?為何古代中國的GDP總值長期佔全世界30%左右,與今之美國類同?

眾所周知,中國是享譽世界的文明古國,在科學技術上也曾有過令人自豪的燦爛輝煌。除了世人矚目的四大發明外,領先於世界的科學發明和發現還有100種之多。羅伯特・坦普爾在李約瑟博士指導下,於1986年出版了《中國�D�D發現和發明的國度》一書,以簡明通俗的文字介紹了中國的一百個“世界第一”。書中寫道: “如果諾貝爾獎在中國的古代已經設立,各項獎金的得主,就會毫無爭議地全都屬於中國人。”

然而,從17世紀中恭弘=叶 恭弘之後,中國的科學技術卻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據有關資料,從公元6世紀到17世紀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國所佔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紀,劇降為只佔0.4%。

我們只要對東西方歷史略有了解,此疑問便可豁然開朗。西方國家於公元5世紀到公元15世紀恰是黑暗的中世紀,當是時也,羅馬教皇建立了教皇國,教會統治非常嚴厲,並且控制了西歐的文化教育,嚴格控制科學思想的傳播,並設立宗教裁判所懲罰異端,學校教育也都是為了服務於神學。在教皇格高列里一世(590年~604年)時期,古羅馬圖書館也被付之一炬。此一千年文化思想之專制遠倍於中國也。

而中世紀的中國,儒家、道家、佛家并行於世,唐朝引進基督景教,又延請穆斯林入住繁華都市。文化教育方面,私學與官學並進,而道家與佛家之學從來為掌權者支持,其文化宗教之自由遠倍於西方諸國也。由是中國國民之傷官發揮遠遠大於西方也。此所以中世紀的中國之科技成果百倍於西方也。

而當中世紀以後,西方先是傷官配印式之文藝復興,而後則是激烈的傷官之啟蒙運動,經歷300年的進化,到19世紀西方已經成熟為民主自由之國度。

而在中國,中世紀后,明朝政府始興文字獄,專制統治步步加強,到19世紀之清代,文字獄更甚矣。於是傷官之氣被徹底壓制,從17世紀中恭弘=叶 恭弘之後,中國的科學技術卻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而到了19世紀,科技成果所佔比例劇降為0.4%。

客聽之,恍然釋疑而退。


 


@[email protected]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