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八字”
八字命學始於唐朝時期,初以年柱為主體,以生年干為本命,輔以納音法推命。唐代的李虛中改以年為主,取年、月、日、時四柱推命。五代的徐子平改以日干為我(日主),查四柱間之五行生克制化、刑沖會合為推命重點,併發揚光大。當今的八字推命,皆以子平法為正宗,故八字命學又稱為“子平法”或“子平八字學”。
“八字”也叫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每柱兩個字,上為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下為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正好八個字,所以稱為“八字”,因其原理基於與陰陽五行所以和“紫薇斗數”等統稱“五行術”。
“八字”是中國命理學中,最重大的發明,經歷了中國幾千年的驗證,可說是經歷了大風大浪、無數先賢的智慧洗禮,在不斷地反覆實踐考證之後,才得到的重要寶貴資料,也可說是中國幾千年來極重要的文明縮影。
相傳在黃帝時期,即由天皇氏制干支,伏羲氏作甲歷,創建了中國的曆法(現在的太陰曆)。從黃帝紀元起,到現在已歷七十八個花甲。一個花甲六十年,由天干、地支依序排列循環組合而成。
八字的表達了人出生時太陽的位置,根據陰陽五行的原理來推算人的性格與這種性格所呈現的人生方向。八字學分析門派很多。總的分為傳統派非傳統派。傳統派又分為兩江門和章辭門。非傳統派有涵辰新派以及無極心法等門派。
古代用八字算命主要是在分析一個人的五行「金水木火土」在命盤的平衡。當五行不平衡時,五行之間的衝剋力量較大,因而影響一個人的生活作息,使一些不順利之事發生。反之,五行較平衡時,諸事也會較順利。
古代陰陽五行學者認為,天地之間皆五行;故將天干地支套上五行。人一生的命運就從五行的“沖刑生克合”推敲出來。
@[email protected]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