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校园故事 正文

我的78年狀元之路

電影主角

我的78年狀元之路

時間:2012-03-27 作者: 編輯:小故事

  編者按:他們都曾是各地的高考狀元,以傲人的高考成就跨進名校門檻,令師長和家人引以為傲。然而,“狀元”卻僅是一頂外表鮮明的帽子,在理想與現實的拼搏中,成敗滋味心裏有數。“狀元人生”講述的不僅有“狀元”高考的心路歷程,也向我們展示了“狀元”進入高校或社會後所遭遇的現實人生。或許正如一篇文章問題所言:“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跳躍”,高考之後尚有更長的路要走。
  
  我是1978年山西省晉東南區域的文科狀元,同年考入北京大學考古系。我曾獲得荷蘭盤算機碩士學位,現在我在加拿大的溫哥華從事盤算機事情。
  我沒有念完小學,因父親的右派問題被學校“開除”。厥後,我在一家工廠當了鍛工。
  “文革”時的文化補習主要有兩條途徑:我父親原來在北京有滿滿8書架的書,來山西后賣了一半,另外一半在“文革”時代被紅衛兵銷毀,只剩下一槅,除了一本《康熙字典》以外,全是英文版、俄文版的馬列著作了。有人說過最好的課本莫過於“大英百科全書”,而我的課本就是《康熙字典》。“文革”十多年,我看了十多年康熙字典,我險些能把整個字典背下來了,紮實的語文功底正是得益於此。
  我父親雖遭不幸,但把我們的學習抓得很緊,平時一有時機就給我們講述中國的歷史和文學。記得“文革”時我們家的春節過得很特殊,別人家“叮叮噹當”剁餡包餃子,但我家卻闃寂無聲,人人動筆寫文章,每人一篇,文體不限,自擬問題,怙恃任評委,獎品是幾塊水果糖和兩毛錢。我認真,我妹妹嬌氣,得不上獎,耍賴,哭。我爸爸媽媽只有一個女兒,以是往往偏向她,讓她獲得“優異獎”,我常為此和他們鬧意見。
  1978年我加入高考前溫習作業,我沒有那麼多時間,

最成功的一堂課

也沒有先生,更沒有課本。我父親從北京給我買回一套18本的自學叢書,它成了我惟一的先生。我給自己訂了一套學習設計,天天都按設計完成學習義務。
  我是個鍛工,整天不是掄18磅的大鎚,就是操作“呼咚呼咚”的空氣錘,別說熱、累、苦、主要了,就是想學習,也憂傷有時間。鍛工車間里有個長長方方的放大鐵鉗、大鐵鎚的工具櫃,它就是我“逃亡學習的黃金屋”。工閑時,我就躺在柜子里看書。開會了,班組長和師傅們怎麼也找不到我。年輕的工友找我閑聊,也找不到我。有時下班,我也不知道,經常肚子餓了,才從柜子里爬出來,那時工房內已是一片漆黑,外面已是滿天群星了。
  厥後我成了狀元,晉東南長治市教育局的嚮導來我家“觀光學習”。他們問:“你是怎麼學的,考得那麼好?”那時我住的屋子里掛滿了歷史、地理輿圖,我就給他們演示了一番,左手拿一本書,右手手裡拿着小棍子,指到圖中的隨便一個地方,爾後自言自語的敘述與誰人地方有關的人文地理、政治文化,棍子指到那裡,我就講到那裡,融會融會,游刃有餘,讓觀光的嚮導嘆為觀止。
  1978年上了科場,我一點都不主要,雖然我沒有上過正規的中學,但我的語文、地理、歷史、數學的高考成就險些全是滿分。
  現在的學生,包羅那些高考狀元,他們的生涯環境、學習環境、招生錄取的環境和我們那時相比,真是天地之別,比我們要強百倍、千倍。然則,有一點是配合的,那就是———通常獲得樂成的人,都得自強不息,奮力拚搏!


    曾經那麼“愛”

    相關推薦